歌舫沿堤水拍平,桃花为扇玉为筝。
六桥秋色如春色,犹向芙蓉十里行。
歌舫沿堤水拍平,桃花为扇玉为筝。
六桥秋色如春色,犹向芙蓉十里行。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歌舫沿堤水拍平”,以动态的画面开篇,仿佛能听到舟中乐声与水面轻轻拍打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桃花为扇玉为筝”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桃花比作扇子,玉比作筝,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盛开、玉质筝音的景象,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艺术美感。
“六桥秋色如春色”则进一步展示了西湖四季之美,即便是在秋日,湖畔的景色依然如同春天一般迷人,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最后,“犹向芙蓉十里行”一句,以“十里”强调了行程之长,同时“芙蓉”作为点缀,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的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漫步于湖畔,欣赏着沿途美景的悠闲与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佳作。
造物随人意,轻帆百里间。
舟痕风力健,客枕橹声闲。
山合尘纵断,秋高爽气还。
望州相见处,蓦直透三关。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
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
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
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
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
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
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为供文字逢青眼,要策功名趁黑头。
濯以清泉尘已蜕,衣之文锦翠如虬。
呼童除夜陈丰馔,少劳精神并汝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