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其二》
《浣溪沙·其二》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花信催春入帝关。玉霙争腊去留间。

不禁风力又吹残。

客舍不眠清夜冷,萦愁一缕袅旃檀。

空庭月落斗栏干。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沈与求的《浣溪沙(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沈与求善于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深切的情感。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无限期待和不舍昼短之情。

“花信催春入帝关”,这里的“花信”指的是春天中花开的声音,“帝关”则是比喻春天进入自然界的门户。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之情。

“玉霙争腊去留间”,这里的“玉霙”形容细雨,“争腊”则是指春天气温逐渐升高,冰雪消融。这两句捕捉了自然界在春季转换时的瞬间美丽,表现出诗人对这种变化的留恋。

“不禁风力又吹残”,这句话描绘了一阵风吹过后,花瓣随之飘落的情景。这里的“不禁”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叹息,春天美好的瞬间是如此脆弱。

“客舍不眠清夜冷,萦愁一缕袅旃檀”,这两句转换了情境,诗人在旅途中的寂静夜晚,因思念而难以入睡。这里的“萦愁”形容心绪纷飞,“一缕袅旃檀”则是比喻深深的思念连绵不绝。

最后两句“空庭月落斗栏干”,描写了夜深人静,月光洒在空荡的庭院中,照亮了高高的围墙。这两句营造出一种寂寥冷清的氛围,也映射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沈与求以其精湛的笔法,成功地将内心的情感投射到了自然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怀。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秋怀八首·其七

秋风入座晚萧萧,谁信无心境自销。

良夜何人敲竹树,深云有梦渡河桥。

已知世乏调鹰手,犹自口吹引凤箫。

但劝相逢须著眼,莫将难易误晨宵。

(0)

早春周赞皇郡丞携二子并吕胡两文学见访

因缘今现宰官身,须忆然灯共记人。

不信三生逢石上,何期千里到溪滨。

陪欢嘉客丰年玉,接武贤郎圣世珍。

情洽岂辞归马晚,云山从此往来频。

(0)

哭开先山鸣禅师

双髻真风在及门,十年铃铎报师恩。

名山我遂失良友,先席谁堪托后昆。

林白鸟哀深院寂,香残云暗几僧存。

洪波自古撼冥壑,入水长人岂易论。

(0)

陆义山舍人入山

深山一自埋清影,谁向鸾溪寺里行。

无著岭头空有约,天亲湖上旧知名。

木樨可遂闻香意,莲社应无生客情。

且就松阴磅礴坐,他年须忆鹤归声。

(0)

送澹西堂下广州并示阿首座

剩水残山又到春,龙钟双袖不知贫。

久膺道法惭无状,岂外形骸欲认真。

杨柳含烟初送暖,山花照日见行尘。

相逢但道予犹健,潦倒林泉信此身。

(0)

寒夜偶成

老病况兼春夜寒,山堂寂寂佛灯残。

非无厚絮嫌衣重,却有多人任意难。

心憩久安身世幻,愿深不作有无观。

摇摇壁上交珠网,法界原来在此间。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