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澹西堂下广州并示阿首座》
《送澹西堂下广州并示阿首座》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剩水残山又到春,龙钟双袖不知贫。

久膺道法惭无状,岂外形骸欲认真。

杨柳含烟初送暖,山花照日见行尘。

相逢但道予犹健,潦倒林泉信此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首句“剩水残山又到春”以简练之笔勾勒出春日里山水的残缺之美,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龙钟双袖不知贫”一句,通过描写诗人年老体衰、衣袖破旧却不知贫穷的状态,展现了他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久膺道法惭无状”表达了诗人长期遵循道法修行,却自感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谦逊与自省。“岂外形骸欲认真”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外在形式的不看重,追求的是内心的真诚与真实。

后半部分转而描绘自然景象:“杨柳含烟初送暖,山花照日见行尘。”杨柳在春日的烟雾中轻轻摇曳,传递着初春的温暖;山花在阳光下绽放,映照着行人的尘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自然,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相逢但道予犹健,潦倒林泉信此身”两句,诗人与朋友相逢,只言自己身体尚健,即使生活困顿,也能自在地栖息于山林之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依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忆秦娥 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
伤行客。
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
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0)

春光好·胭脂腻

胭脂腻,粉光轻。
正新晴。
枝上闹红无处著,近清明。
仙娥进酒多情。
向花下、相闹盈盈。
不惜十分倾玉斝,惜凋零。

(0)

春光好·槐阴密

槐阴密,蔗浆寒。
荔枝丹。
珍重主人怜客意,荐雕盘。
多情翠袖凭栏。
晚妆罢、谁与共欢。
帘卷玉钩风细细,敛眉山。

(0)

春光好·心下事

心下事,不思量。
自难忘。
花底梦回春漠漠,恨偏长。
闲日多少韶光。
雕阑静、芳草池塘。
风急落红留不住,又斜阳。

(0)

传言玉女·凤阙龙楼

凤阙龙楼,清夜月华初照。
万点星球,护花梢寒峭。
华胥梦里,老去欢情终少。
花愁醉闷,总消除了。
紫陌嬉游,不似少年怀抱。
珠帘十里,听笙箫声香。
幽期密约,暗想浅颦轻笑。
良时莫负,玉山频倒。

(0)

绣带儿/好女儿

潇洒陇头春。
取次一枝新。
还是东风来也,犹作未归人。
微月淡烟村。
谩伫立、惆怅黄昏。
暮寒香细,疏英几点,尽奈销魂。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