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黄裹册印如斗,传教打门惊昼眠。
又见朔平新改岁,独怜绛老不知年。
绣衣春立层霄上,黍律阳回七日前。
更愿时和戢豺虎,一犁归种久荒田。
嫩黄裹册印如斗,传教打门惊昼眠。
又见朔平新改岁,独怜绛老不知年。
绣衣春立层霄上,黍律阳回七日前。
更愿时和戢豺虎,一犁归种久荒田。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前七日,诗人收到新历的场景。"嫩黄裹册印如斗"形象地写出新历封面的色彩和庄重感,犹如斗大的印章。"传教打门惊昼眠"则描绘了新历送达时,不期而至的声音将诗人从午睡中唤醒的情景。
"又见朔平新改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独怜绛老不知年"中的"绛老"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淡淡哀愁,以及对年龄增长的无奈。
"绣衣春立层霄上"运用了夸张手法,将春天的形象与官员的服饰相结合,暗示着新春的到来和官场的气象。"黍律阳回七日前"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节点,农历冬至前七天,阳气回升,万物复苏。
最后两句"更愿时和戢豺虎,一犁归种久荒田"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安宁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期盼,希望天下太平,不再有战乱,人们能回归田园,耕耘那久未开垦的荒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历到来的仪式感,融入了诗人对时序变迁、个人境遇以及社会理想的思考。
经时无甘泽,帝为元元忧。
新正得一雪,尚可期有秋。
狂风东北来,浩浩举山丘。
飞霰为先驱,繁英已绸缪。
堆深地欲蛰,舞急川争流。
沉沉西崦暮,落势漫不收。
尽移白玉京,来为帝王州。
疠鬼窘相泣,凄凉苦罢休。
旱魃亦失气,耿耿空自囚。
从兹民其康,终岁饱麦麰。
端门盛佳气,策府多英游。
谅多赞时瑞,岂独吟空愁。
金樽发清扬,思涌如云浮。
请歌丰年占,以代击壤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