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
尊前山月过,笛里水风生。
半夜鱼龙沸,三秋河汉明。
雪堂眠二客,梦与白鸥盟。
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
尊前山月过,笛里水风生。
半夜鱼龙沸,三秋河汉明。
雪堂眠二客,梦与白鸥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间泛舟图景。开篇“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成为一位乘着轻舟在水面上漂泊的旅者,感受到了清凉的秋风,如同骨肉之中的清爽。
接着,“尊前山月过,笛里水风生”写出了诗人在酒席之前欣赏着山间的明月,以及通过笛子吹奏出的乐曲中融入了水边的微风,这些都增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半夜鱼龙沸,三秋河汉明”两句则描绘了深夜时分,水中的生物活跃起来,而整个季节中,河流和星空都显得格外清晰。这里的“鱼龙”可能是对水中生灵的一种浪漫表达,而“三秋”则指的是一年之中秋天的三月,但在此处也可以理解为长久的时间。
最后,“雪堂眠二客,梦与白鸥盟”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们在雪堂中安然入睡,与那飞翔的白色海鸥做着同一个梦境,似乎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或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音乐、梦境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依依杨柳,青丝缕、掩映绿波南浦。
燕掠横斜,鳞游荡漾,恰是湔裙时序。
清泠如许。
恍镜影空磨,簟痕密聚。
欲问伊人,且自溯洄前渚。
并倚木阑无语。
到来还、远树遥山,凝眸同睹。
雁齿参差,*流逦迤,多少鸥群鸳侣。
最饶闲趣。
且酒斟绿蚁,玉杯时举。
*乃一声,移入柳阴深处。
西半夜惊罗一首,乃黄词。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一首,乃张孝祥词。
堞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一首,乃欧阳修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首,
忆阑亭佳致,从宪长,剩追寻。
问开花高山,晋祠流水,谁是知音。
虽无凤笙龙管,劝行杯、时有不弦琴。
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
一觞一咏畅怀襟。
尘世任浮沉。
莫论兴亡,休争人我,且乐欢心。
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
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