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睡起》
《睡起》全文
元 / 刘秉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连岁驱驰万里程,碧台歌舞笑争名。

山中猿鹤丹心在,塞上风烟白发生。

对客倦谈当世事,向人难悉未归情。

雪花乱打西窗急,总似芭蕉夜雨声。

(0)
鉴赏

这首诗《睡起》由元代诗人刘秉忠所作,描绘了诗人从长途跋涉归来后,于家中静卧初醒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景象。诗中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同时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连岁驱驰万里程”,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长期奔波与劳碌,行走了数以万里的路程,形象地展现了其辛劳的生活状态。接着,“碧台歌舞笑争名”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繁华热闹的场景与诗人的内心形成反差,暗示了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山中猿鹤丹心在,塞上风烟白发生”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山中的猿鹤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守与忠诚,而“白发生”则暗示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对客倦谈当世事,向人难悉未归情”揭示了诗人与他人交流时的疲惫与复杂心情,一方面是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另一方面则是对未完成心愿的深深忧虑。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最后,“雪花乱打西窗急,总似芭蕉夜雨声”以雪夜为背景,通过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芭蕉夜雨的声音,既渲染了冬夜的寂静与寒冷,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去经历的回忆。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刘秉忠

刘秉忠
朝代:元   字:仲晦   号:藏春散人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生辰:1216-1274年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你喜欢

陈庆覃诗钞题辞·其二

近闻西蜀甚陆梁,驱人大邑如驱羊。

群揭竿旌过都市,广开林薮收畔亡。

新市下江颇窃发,左溪横水还披猖。

州家上名使家纵,昔我经过心繁伤。

太平风尘亦如此,胡不上书达天子。

(0)

重九偕小溪弟游李文恭公园林

榜花天气半晴阴,水石平泉许更寻。

菊似故人逢晚节,风催黄叶作秋吟。

孤舟凉雨他乡客,弦管楼台往日心。

耆旧不存乡社散,妙高峰已倦登临。

(0)

何积之送予风溪不及题诗旅店以示

归人欲归还惜别,风霜满眼马蹄疾。

断猿寒雁警秋空,野火疏星乱村夕。

我归君送六十里,瞻望弗及仍相失。

旅舍无酒溪萧瑟,风动残镫半明灭。

耳边有人话畴昔,细听方知虫唧唧。

南辕北辕两归辙,人心非隔山水隔。

但使两心无阡陌,别久欲知情更结。

一聚一散何足说,君更来时看题壁。

(0)

秋怀·其三

殷殷江声咽,荒荒海气蒸。

戍楼倚寒笛,水驿见疏镫。

风聚帆如叶,波摇月有棱。

蜒山钟又动,清课羡残僧。

(0)

唐小忽雷为刘燕庭作·其四

霹雳无声閟玉宸,传头零落一千春。

樊棱变调凄凉甚,听出唐宫玉箸人。

(0)

偶意·其三

涛势通胥母,溪流近若耶。

春盘雪里蕻,雷鼓雨前茶。

二月连三月,桃花间菜花。

半山山下水,绿浸野人家。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