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势通胥母,溪流近若耶。
春盘雪里蕻,雷鼓雨前茶。
二月连三月,桃花间菜花。
半山山下水,绿浸野人家。
涛势通胥母,溪流近若耶。
春盘雪里蕻,雷鼓雨前茶。
二月连三月,桃花间菜花。
半山山下水,绿浸野人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象。首句“涛势通胥母”暗示了溪流的源头深远,水流湍急,如同胥江的母亲河;“溪流近若耶”则引用若耶溪的典故,形容溪水清澈见底,仿佛置身于浙江绍兴的名胜之地。接下来,“春盘雪里蕻”写出了春天里腌制的雪里蕻,清新可口,增添了季节的气息;“雷鼓雨前茶”则描绘了雨前采摘的新茶,与春雷相映成趣。
“二月连三月,桃花间菜花”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出春天的延续,桃花和菜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富有生机。最后,“半山山下水,绿浸野人家”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田园风光,山腰与山脚下的流水,以及绿色田野中点缀的农舍,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春天的韵味,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融入了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分利日以众,生利口以微。
往在承平日,已有人满疑。
客从故乡来,欲语先涕洟。
小民勤四体,未赡八口饥。
兵火所摧残,敲剥及膏脂。
重以灾疫继,道路皆积尸。
回视显宦辈,累累拥金赀。
富者力兼并,贫者无立锥。
物穷有必反,勿谓彼蚩蚩。
吾亦游食徒,内愧当语谁。
一饭无兼味,一缊无余衣。
且办一身瘠,敢问天下肥。
古稀天子六省方,帐殿金扉照水黄。
当年故物独铜鹿,口衔芝菌望幸长。
与二仙禽列为四,旧存其一今亡矣。
玉狮盗去田蟛郎,承露金仙应堕泪。
眼见阳和八八春,铸始乾隆金几斤。
更溯景陵遗老尽,上方龙象空烟云。
摧牙落角苔花绿,乱领妖要应怒触。
时来被锦孤山阳,乱定淈泥湖水曲。
枯枝犹讶长生牌,苍鼠啼向空坛荄。
精蓝一炬守吏去,剩有残僧拾堕柴。
文澜阁圮颓梁在,书付秦灰谁续采。
睿思亲解尘角讹,文物当年盛渊海。
宫前老翁曝背言,今是乾隆几叶孙。
先皇不宝四白鹿,再拜溪毛荐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