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诗横绝,一吸西江乾。
拗节含古姿,球琳与琅玕。
语语见佛性,以笔为蒲团。
造句若天成,韵险体自安。
伤哉涪州谪,旁观泪泛澜。
鼾睡不自戚,行囊一诗丸。
放归鬓发苍,吟声动征鞍。
山谷诗横绝,一吸西江乾。
拗节含古姿,球琳与琅玕。
语语见佛性,以笔为蒲团。
造句若天成,韵险体自安。
伤哉涪州谪,旁观泪泛澜。
鼾睡不自戚,行囊一诗丸。
放归鬓发苍,吟声动征鞍。
这首清代李经述的《秋怀用昌黎韵(其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山谷诗风横溢,犹如一气呵成,吸取了西江之精华,展现出深沉而古朴的韵味。诗中的语言如同球琳和琅玕般珍贵,每字句都蕴含着佛性的智慧,仿佛笔墨本身就是诗人的蒲团,自然流畅。
诗人运用自如的造句技巧,如天籁之音,韵律虽险峻,但结构却稳固自安。然而,诗中流露出对被贬涪州的深深哀伤,旁观者也为之动容,泪水涟漪。尽管处境困厄,诗人仍能以诗为慰藉,鼾睡中也不忘诗情,将满腹愁绪化作行囊中的一颗诗丸。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白发苍苍,但仍坚持吟咏,那吟诵之声甚至震动了远行的马鞍,显示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深沉、艺术精湛的秋日怀思之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