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其三》
《秋怀·其三》全文
清 / 夏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殷殷江声咽,荒荒海气蒸。

戍楼倚寒笛,水驿见疏镫。

风聚帆如叶,波摇月有棱。

蜒山钟又动,清课羡残僧。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夏塽的《秋怀(其三)》描绘了一幅深秋江边的寂寥景象。"殷殷江声咽"以拟人手法,写出江水低沉而哀怨的声音,如同人在低声诉说。"荒荒海气蒸"则描绘了海边雾气弥漫,空旷而迷茫的氛围。

"戍楼倚寒笛"一句,通过戍楼上的寒笛声,传达出孤独与思乡之情。"水驿见疏镫"进一步描绘了夜晚,远处水路上偶尔可见稀疏的灯光,增添了旅途的孤寂感。

"风聚帆如叶,波摇月有棱"运用比喻,写风吹动船帆如同叶子般摇曳,月光在波浪中闪烁,显得江面动荡而明亮。这几句展现了秋夜航行的景象,富有动态美。

最后两句"蜒山钟又动,清课羡残僧"以蜿蜒山岭上传来的钟声和僧侣们的功课,反衬出诗人的孤寂心境,表达了对宁静修行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出秋夜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

作者介绍

夏塽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峄山歌

岱宗海上来,西塞中条路。

东南数峰青未了,凌波欲涉长河去。

似断不断走势回,结作芙蓉掌上开。

青冥浩荡何年裂,平地涌出金银台。

名山固多奇,此山奇欲绝。

累累万古石,谽谺成窦穴。

落星不到地,累丸不到天。

悬圃亦已碎,群玉亦已颠。

金华牧儿何婉娈,一入紫烟不复返。

世人谁者叱群羊,坐看蹄角生苔藓。

人行石中何盘珊,十步九折穿嵌岩。

顾见杂花开绮绣,又闻淙淙泉水声鸣环。

千峰冥密万壑逼,日光时向天窗滴。

深林已尽鸟不鸣,攀缘犹访白云迹。

白云在天何时还,洞门石扇开重关。

五花峰头一骋目,飘如乘虹驾鹤飞出天地间。

但闻长风飒飒万里至,使我四顾清心颜。

君不见沧海桑田年岁改,秦皇片石今安在。

万骑千乘化作灰,河声依旧东流海。

沈吟此事思欲飞,击节高歌泪满衣。

空怜世上浮沈子,白首红颜何所归。

(0)

亭山洞歌上周师七十生辰

岱宗西来未了青,结作秀山山似亭。

亭坳石洞何窈窕,千峰万峰罗作屏。

山翁少时隐山麓,数椽桃花源上屋。

鹖冠凭几暮云生,牛角挂经春雨足。

偶然随牒入燕城,博士惊传墨绶荣。

赤县郎官原应宿,兰台循吏早书名。

人间月旦吾何有,那能折腰为五斗。

抛却河阳县里花,归来彭泽门前柳。

山中回首隔风尘,绿发方瞳白袷巾。

烟霞半结游仙侣,弧矢还逢献寿辰。

此时凉飙入户牖,华轩松桂参差茂。

有孙能采泽宫芹,有儿能致宜城酒。

银河耿耿月上钩,座客谁者飞觥筹。

同游门巷多苍藓,旧学生徒已白头。

请翁拍浮莫辞满,人生七十古亦鲜。

试探洞里玉函书,海水何时复清浅。

(0)

感怀二十首·其二十

黄帝游赤水,象罔得玄珠。

遇道皆如此,安用图与书。

奈何江左流,所味在清虚。

六籍皆糟粕,三坟为土苴。

得鱼可忘筌,无筌焉取鱼。

譬人适莽浪,伥伥将奚如。

悲哉道丧世,一叹徒愁予。

(0)

祝生如华旧从余学诗溪上一别三载馀是秋余羁寓武林忽棹扁舟来谒投我七言律四章风骨崚嶒殊可喜愕于其行也走笔五绝勉之·其三

尽道寥天跨赤虬,那知深狱闭吴钩。

自知匣底千秋在,无奈寒光逼斗牛。

(0)

金华山杂咏八首·其五芙蓉峰

万仞嵯峨雾色重,青天谁削紫芙蓉。

扶筇恍忆西游日,玉女盆边第一峰。

(0)

黄河大风商舶阻绝姜计部仲文遣人觅舟载余一夕遂抵淮上因得口号六首却寄·其一

茫茫大河水,一叶向江南。

不遇姜公子,何人借布帆。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