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
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
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
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
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
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
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
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界和禽兽之事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然于世俗之上的清净心境。首句“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表明诗人在石台上摆放了供养鸟类的香米,这个行为发生在斋戒之后,即是在洁净身心之后进行的一种布施。
接着,“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指出连小孩子都能理解这种善行,而这份布施让所有生命都不再有恐惧之心。这里的“善”不仅是对禽兽的慈悲,更象征着一种宇宙和谐与平衡的理念。
“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则描绘了自然景观,青苔在早晨露水中显得更加鲜绿,而盘曲的山势中散发出的香气与清晨的露珠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中的“锡杖”可能是指寺院中的僧人持杖巡行的情景,而“吾师一念深”则表达了诗人对其师父深厚的一份敬仰之情,这位师父以一颗平和宽广的心待世间万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与生命的关怀,传递了一种宁静致远、慈悲为本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