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一片石,拔地拄烟霞。
芳树春含雨,晴空鸟散花。
麓盘经阁迥,泷悍石梁斜。
几日乘幽暇,重来问法华。
太平一片石,拔地拄烟霞。
芳树春含雨,晴空鸟散花。
麓盘经阁迥,泷悍石梁斜。
几日乘幽暇,重来问法华。
这首诗描绘了太平寺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太平一片石,拔地拄烟霞”以夸张的手法,将太平寺所在的岩石比作撑起云霞的支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芳树春含雨,晴空鸟散花”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里树木在雨水滋润下生机勃勃,晴空中飞鸟自由翱翔,花朵随风飘散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麓盘经阁迥,泷悍石梁斜”则转向对寺庙建筑的描写,山麓蜿蜒的路径旁,经阁高耸,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而“泷悍石梁斜”描绘了水流湍急的瀑布与倾斜的石桥,既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
最后,“几日乘幽暇,重来问法华”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造访此地,体验那份幽静与法华(佛教经典)的深意,流露出对太平寺及其所蕴含精神的向往与敬仰。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与精神追求的双重欣赏。
零陵讵中邦,道阻五千里。
我以放逐来,本非心乐只。
身止高山巅,忽忽弥半祀。
人情久自亲,况复多可喜。
坐使故乡念,如火沃之水。
罪大不得留,今兹动行李。
昭州虽岭南,流寓盖均耳。
倘未还庭闱,在彼犹在此。
胡然当作离,耿耿殊不已。
物我要兼忘,咄哉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