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殿参差日堕尘,坞西归去一庵云。
寒泉何处夜深落,声隔半岩疏叶闻。
台殿参差日堕尘,坞西归去一庵云。
寒泉何处夜深落,声隔半岩疏叶闻。
诗人通过这四句话,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深邃的山中僧庵图。"台殿参差日堕尘"一句,设定了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背景——夕阳西下,光线斜射,照在参差不齐的宫殿上,使得原本庄严肃穆的地方也蒙上了淡淡的尘埃,透露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慨。紧接着"坞西归去一庵云",诗人将视角转向山坞之西,一座僧庵隐于云雾之中,这不仅是景物描写,更象征着精神的栖息与超脱。
接下来的两句,则细腻地捕捉了夜晚的幽静与神秘。"寒泉何处夜深落",在深夜中,一股清冷的泉水声响起,它的源头在哪里,似乎不那么重要,而是那清脆的声响本身,就像是在寂静的夜里,唤醒了山谷中的生命。最后一句"声隔半岩疏叶闻",泉水的声音穿过半山的岩石和稀疏的树叶,可以被听到,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写,更是对宁静之美的赞颂。
这首诗通过对日光、建筑、云雾、溪流声响等自然元素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僧庵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超然物外、心灵宁静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