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自己仕途上的坎坷。诗中“去国十年同赴召”表达了与朋友久别重逢的情感,“渡湘千里又分岐”则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重临事异黄丞相"和"三黜名惭柳士师"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名臣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坎坷的无奈与自嘲。
"归目并随回雁尽"描绘了秋天归鸟的景象,寓意着诗人的思念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加深。"愁肠正遇断猿时"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的断猿来比喻自己的忧虑和孤独。
最后两句“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写出了诗人在桂江边的感慨。桂江流经连山,诗人站在这里,不禁对着远方发出长叹,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命运的沉思。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情和哲理。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深,通过对比和借代手法,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