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偕赋客,古刹乱云傍。
优钵千花净,菩提一树芳。
谈天游净乐,扫地坐清凉。
欲共寒山衲,西归不二乡。
寻幽偕赋客,古刹乱云傍。
优钵千花净,菩提一树芳。
谈天游净乐,扫地坐清凉。
欲共寒山衲,西归不二乡。
此诗描绘了诗人胡应麟与友人在慧觉禅寺寻幽赋诗的场景。首句“寻幽偕赋客”,点明了探寻自然之美的行动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接着,“古刹乱云傍”一句,以“乱云”衬托出古刹的庄严与历史的厚重感。
“优钵千花净,菩提一树芳”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千花”的繁盛与“一树”的独特并存,象征着佛法的博大精深与纯净。这里,“优钵”是佛经中的一种花卉,常用来比喻佛法的纯洁与美好。
“谈天游净乐,扫地坐清凉”则展现了僧侣与访客之间的和谐交流,以及在清净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愉悦。“谈天”暗示了高深的哲学思考或对佛法的探讨,“游净乐”则表达了在清净之地获得的精神满足和快乐。
最后,“欲共寒山衲,西归不二乡”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僧侣共同修行,最终达到心灵的归宿。这里的“寒山衲”借指僧侣,而“西归不二乡”可能暗喻了佛教中的极乐世界,即修行者最终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佛法的崇敬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君行问埼鲒,殊物可讲解。
一寸明月腹,中有小碧蟹。
生意各臑臑,黔角容夬夬。
愿言宽赋刑,越俗久疲惫。
一夜北山云,吹作南湖雨。
南湖迎使君,荷声竞笳鼓。
频年吴境旱,吴侬相聚语。
今日见贤侯,鱼虾亦跳舞。
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
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
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
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晓盘青泥上高烟,暮盘青泥到下泉。
剑阁如剑,巉然割肠刺恨今古连。
尔去三千九百里,巴山小马乌布鞯。
一妇一奚行李单,家具日货能几钱。
人皆畏避不敢往,此独敢往何所便。
况是初宦无远适,心意自许非由铨。
异乎哉,我今送尔徒哀怜。
蹊。既见游子发,登舟傍寒溪。
沿江抵海澨,行陆至胶西。
入门喜在颜,上堂拜阿㜷。
四邻持壶酒,鸡蹠间豚蹄。
亲戚庆问毕,诗书速整齐。
即有求贤诏,与子不久睽。
相见三十载,喜君始成名。
新袍照江绿,白发憎鉴明。
临水必观鱼,独伤鱼命轻。
朝为渊底游,暮为釜中烹。
彼方路艰远,其民亦天氓。
馁之则为盗,非是恶厥生。
捕多勿夸能,能在不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