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拜稽首,庙于元龟。既祃既类,于社是宜。
金节煌煌,锡盾雕戈。犀甲熊旂,威命是荷。
度拜稽首,庙于元龟。既祃既类,于社是宜。
金节煌煌,锡盾雕戈。犀甲熊旂,威命是荷。
这段文字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奉平淮夷雅表(其三)》,其中描述了古代的一次祭祀活动。诗人通过对祭祀用品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庄重与神圣的氛围。
"度拜稽首,庙于元龟"表明祭祀者以最为恭敬的姿态面向庙宇进行礼拜,而"元龟"可能是指古代某个特定的宗教场所或是对神灵的一种尊称。
"既祃既类,于社是宜"则进一步强调了祭祀的合适性和必要性,其中"社"通常指的是土地神的祭坛,而"宜"意味着这种行为在当时社会中被认为是恰当和重要的。
接下来的几句"金节煌煌,锡盾雕戈。犀甲熊旂,威命是荷"则具体描绘了祭祀用的器物和装饰,这些华丽而庄重的物品象征着权力与尊贵,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对祭祀活动的重视程度。
最后一句"威命是荷"中,"威命"指的是皇帝或上级赋予的命令,而"是荷"则意味着承担这份命令的责任。整句话表达了下级对于上级命令的接受和服从。
柳宗元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古代礼仪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也通过这种庄严肃穆的场景描写,传达了一种敬畏自然、顺应天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