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家山》
《道家山》全文
明 / 朱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胜游何处觅蓬莱,十二栏杆迤逦开。

丹灶火销龙虎伏,碧梧枝老凤凰来。

春风瑶草烟霞窟,夜雨桃花锦绣堆。

一自仙人骑鹤去,石坛陈迹半苍苔。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道家仙境,充满了神秘与宁静之美。首句“胜游何处觅蓬莱”,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暗示了寻找理想之地的艰难与向往。接着,“十二栏杆迤逦开”一句,通过描绘蜿蜒的栏杆,营造出一种悠长而深远的空间感,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幽静的世界。

“丹灶火销龙虎伏,碧梧枝老凤凰来”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丹炉、龙虎、碧梧、凤凰等元素融入其中,不仅展现了道家修炼的场景,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升华。丹灶象征着修炼的过程,龙虎伏则暗示着内心的调和与力量的凝聚;碧梧枝老与凤凰来,则预示着修行者最终达到的境界,即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升华。

“春风瑶草烟霞窟,夜雨桃花锦绣堆”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美丽与神秘。春风拂过,瑶草生长,烟霞缭绕,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云雾缭绕的景象;夜晚,细雨轻洒,桃花如锦,堆砌成一片绚烂的花海,更添了几分梦幻与浪漫。

最后一句“一自仙人骑鹤去,石坛陈迹半苍苔”,以仙人离去、石坛陈迹、苍苔覆盖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仙人的离去象征着世事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而石坛上的陈迹与苍苔,则是时间流逝的见证,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对自然界的恒久存在表示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道家文化的深邃与神秘,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恪
朝代:明

朱恪,东莞人。明英宗天顺间与何潜渊等结凤台诗社。事见民国张其淦编《东莞诗录》卷八。
猜你喜欢

九日

一见黄花只自羞,萧然短发不禁秋。

谁人为整乌纱帽,独倚西风满眼愁。

(0)

清芬阁

严子钓台畔,犹闻吟啸声。

荣华付诸弟,萧洒继先生。

自制茶枪嫩,新开酒面清。

红尘不抛摆,那得白云名。

(0)

馆中写怀寄乐山琴庵

动荡六合间,是谁行春风。

万有本天分,此气何冲融。

一嘘著旧树,几朵班新红。

居然受巧摘,持以当晴穹。

相期到烂熳,一笑成舂容。

政不满金谷,何复言锦宫。

未尝五日雨,人事乃尔穷。

亦思发幽抱,求勿孤天工。

跛履去洛阳,打拐不谓同。

旦莫造化手,倘侠辟可衷。

(0)

有遗搔痒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甲约相赋

阿婆此指甲,昆吾国生长。

当年三五时,搯花记月上。

纤纤成老大,却作爬沙状。

故人远持赠,慈意有著放。

想翁乍得之,未悟为何贶。

把玩至一再,丑妇能俱丧。

信手弹三声,铮然送妍响。

卯醺未全快,午偃到半饷。

溽绉垢能寸,美曝背如盎。

是时可柄用,于人无俯仰。

名之必可言,翁亦费亭当。

长吟出肺肝,闻者重惆怅。

人生七尺外,凡物皆是长。

维此金石交,百年相倚仗。

痴儿麻姑爪,忍痛不忍痒。

(0)

葛覃解

葛蔓青长谷长迁,女工兴念忆归安。

不将贵盛骄门族,容使亲心得尽欢。

(0)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其一

秦弊于今未息肩,高萧从此法相沿。

生无定业田疆坏,赤子存亡任自然。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