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此指甲,昆吾国生长。
当年三五时,搯花记月上。
纤纤成老大,却作爬沙状。
故人远持赠,慈意有著放。
想翁乍得之,未悟为何贶。
把玩至一再,丑妇能俱丧。
信手弹三声,铮然送妍响。
卯醺未全快,午偃到半饷。
溽绉垢能寸,美曝背如盎。
是时可柄用,于人无俯仰。
名之必可言,翁亦费亭当。
长吟出肺肝,闻者重惆怅。
人生七尺外,凡物皆是长。
维此金石交,百年相倚仗。
痴儿麻姑爪,忍痛不忍痒。
阿婆此指甲,昆吾国生长。
当年三五时,搯花记月上。
纤纤成老大,却作爬沙状。
故人远持赠,慈意有著放。
想翁乍得之,未悟为何贶。
把玩至一再,丑妇能俱丧。
信手弹三声,铮然送妍响。
卯醺未全快,午偃到半饷。
溽绉垢能寸,美曝背如盎。
是时可柄用,于人无俯仰。
名之必可言,翁亦费亭当。
长吟出肺肝,闻者重惆怅。
人生七尺外,凡物皆是长。
维此金石交,百年相倚仗。
痴儿麻姑爪,忍痛不忍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埴的作品,名为《有遗搔痒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甲约相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一件物品——阿婆(老妇人的俗称)用过的指甲的描述,展开了一段怀旧和感慨的情思。
首先,"阿婆此指甲,昆吾国生长"两句点出了物品的来源,昆吾国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古称,这里通过老妇人的指甲,引出了一种时空的穿越感。"当年三五时,搯花记月上"则描绘了过去某个美好的时光,那时阿婆可能正用这副指甲在月光下搓花。
接着,"纤纤成老大,却作爬沙状"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物品的变迁,从原本精细的形态变得粗糙如同爬沙(可能是某种工具)的样子,这也象征着生命的磨损。
"故人远持赠,慈意有著放"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伤,阿婆将这副曾经伴随她多年的指甲送给诗人,透露出一种深情和不舍。"想翁乍得之,未悟为何贶"则是诗人对此物品的珍视,他认为这份赠予可能含有一种特别的情意。
接下来的几句"把玩至一再,丑妇能俱丧。信手弹三声,铮然送妍响"描述了诗人对这副指甲的珍爱和玩味,以及通过它发出的声音,这些都成为诗人心中美好的记忆。
"卯醺未全快,午偃到半饷。溽绉垢能寸,美曝背如盎"几句则是对指甲形态的进一步描写,它们已经变得不再适用于原来的用途,但仍然保留着往日的风貌。
诗人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这件物品所承载的情感和记忆的珍视。"是时可柄用,于人无俯仰。名之必可言,翁亦费亭当"几句则是诗人对这件物品在当下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它不仅是一件可以使用的物品,也是一个承载着故事和情感的存在。
最后,"长吟出肺肝,闻者重惆怅。人生七尺外,凡物皆是长。维此金石交,百年相倚仗"几句则是诗人对这件物品所引发的深切感慨,以及他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悟。这不仅是对一件物品的情感寄托,也是对人生和世事的一种深刻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阿婆指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承载着深情厚谊物品的珍视。这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也是对生命、时间和记忆的一次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