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平楚莽萧萧,天畔登楼正泬寥。
万户砧声催夕照,千帆涛色送秋潮。
青山谢傅相将去,白首冯公尚未招。
此地明年重忆汝,佩萸应在紫宸朝。
西风平楚莽萧萧,天畔登楼正泬寥。
万户砧声催夕照,千帆涛色送秋潮。
青山谢傅相将去,白首冯公尚未招。
此地明年重忆汝,佩萸应在紫宸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在海边高楼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西风平楚莽萧萧,天畔登楼正泬寥”,以“西风”、“平楚”、“萧萧”等词渲染出秋天的肃杀之气,而“天畔登楼”则点明了地点和行动,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孤寂的氛围。
颔联“万户砧声催夕照,千帆涛色送秋潮”,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砧声是捣衣声,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千帆与秋潮,则展现了壮阔的海景,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北上的旅程。这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与人生离别的主题。
颈联“青山谢傅相将去,白首冯公尚未招”,这里运用了典故,借用了谢安与冯唐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谢傅(谢安)与冯公(冯唐)都是历史上的贤臣,此处暗含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及对其未来命运的关切。
尾联“此地明年重忆汝,佩萸应在紫宸朝”,展望未来,诗人想象着来年重逢的场景,希望友人能佩戴茱萸,一同在朝廷中显赫。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空界跨六合,俯身窥八荒。
雕镂殚灵怪,雄丽资人王。
晃耀天眼中,倒景摇青苍。
磅礴万古胸,揽此浩茫茫。
孝陵神鬼宅,紫气如龙长。
大江从西来,春流淡淮阳。
莺花帝城满,元后坐明堂。
绿波平燕子,古台下凤皇。
所见但高树,阴沉环御墙。
游子恋云物,山川乱故乡。
郁纡千里目,征鸟东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