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登三阁,源明出一麾。
清声光漳浦,便道拜长基。
赤子歌来暮,同寅赋去思。
西铭功用大,伫验顺宁诗。
陆氏登三阁,源明出一麾。
清声光漳浦,便道拜长基。
赤子歌来暮,同寅赋去思。
西铭功用大,伫验顺宁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又送卓大著知漳州(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
“陆氏登三阁,源明出一麾。”这里的“陆氏”指的是陆地山川的高峻,“三阁”则是山势如同宫殿之意。源自于明亮清澈的泉水,一“麾”象征着泉水的起始点,暗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生机。
“清声光漳浦,便道拜长基。”诗人形容声音清脆,如同光芒洒落在水面上的漳浦,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便道”意味着顺畅自然,“拜长基”则是尊崇这片古老而永恒的土地。
“赤子歌来暮,同寅赋去思。”“赤子”在此指代普通百姓,他们在傍晚时分聚首高声歌唱,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颂。诗人与友人共同在夜深人静时回味过去的所思所感,情感充沛。
“西铭功用大,伫验顺宁诗。”“西铭”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功用大”则强调了其重要性。这里的“伫验”意味着细心品味,“顺宁诗”则可能是指一种和谐安宁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美好生活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情感。
昨游九日山,散发岩上石。
仰看天宇近,俯叹尘境窄。
归来今几时,梦想挂苍壁。
闻公结茅地,恍复记畴昔。
年随流水逝,事与浮云失。
了知廓然处,初不从外得。
遥怜植杖翁,鹤骨双眼碧。
永啸月明中,秋风桂花白。
玄景彫暮节,青阳变暄风。
忽寻斜川句,感此胜日逢。
驾言当出游,一写浩荡胸。
云物疑异候,凄迷久连空。
今朝复何朝,顿觉芳景融。
畴曩庶复践,邻曲欢来同。
伊雅一篮舆,连翩数枝筇。
绿野生远思,清川照衰容。
遥瞻西山足,突兀弥亩宫。
庭宇豁清旷,林园郁青葱。
于焉一逍遥,芳樽间鸣桐。
既爵日树隐,班荆汀草丰。
纤鳞动微波,新荑冠幽丛。
惆怅景易晏,徘徊思无穷。
愿书今日怀,远寄柴桑翁。
仰止固穷节,愧兹百年中。
循山西北骛,崎岖几经丘。
前行荒蹊断,豁见清溪流。
一涉台殿古,再涉川原幽。
萦纡复屡渡,乃得寒岩陬。
飞泉天上来,一落散不收。
披崖日璀璨,喷壑风飕飗。
追薪爨绝品,瀹茗浇穷愁。
敬酹古陆子,何年复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