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封寺》
《上封寺》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古风

七月十五夜,我在祝融峰。

与世隔几尘,上天通九重。

手取白玉盘,纳之朱陵宫。

群山罗豆豋,万籁酣笙镛。

尽酌五湖水,劝我酒一钟。

为君赋长言,写向西北风。

(0)
鉴赏

此诗《上封寺》由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描绘了诗人于七月十五夜在祝融峰的超凡体验。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世隔绝、直通天界的独特感受。

首句“七月十五夜,我在祝融峰”点明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静谧的夜晚,位于祝融峰的场景,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场非凡的旅程。

“与世隔几尘,上天通九重”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直抵天界的愿望。这里的“几尘”象征着尘世的束缚,“九重”则寓意着天界的深远与神圣,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的羁绊,与天界建立联系。

“手取白玉盘,纳之朱陵宫”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获取并存放于朱陵宫的白玉盘,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群山罗豆登,万籁酣笙镛”通过群山与万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宁静的氛围。群山仿佛排列成阵,迎接诗人的到来;万籁则是沉浸在笙镛之声中,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尽酌五湖水,劝我酒一钟”一句,诗人以五湖之水为酒,邀请读者一同品味这来自天地间的醇厚甘甜,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超脱与自由主题。

最后,“为君赋长言,写向西北风”表达了诗人愿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通过文字传递给远方的读者,让这份超越时空的体验得以流传。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送曹侍御归朝歌

豫章城头班马鸣,六师夜洗章江兵。

江亭走饯盛冠盖,绣衣御史趋承明。

奉使三年劳遍历,临戎六月诧专征。

露剡才闻驰捷奏,天书遄及荷褒荣。

高堂老人今白首,门倚秋风知望久。

灵鹊朝喧舍北林,青骢晚系篱前柳。

橐中金币帝所锡,起舞称觞为亲寿。

君恩日共新,南山北阙庆千春。

愿将忠孝酬今代,□见功名胜古人。

(0)

赠陈大参

江头画舫系残年,江上梅花明远天。

园林客到已摇落,溪谷鸟飞多变迁。

山村日落豺虎乱,邮渚云深鸿雁偏。

寄谢紫薇贤岳伯,折冲千里在尊前。

(0)

钤阁赠傅侍御兄·其二

山游处处见山情,极目秋空万里明。

石磴屡缘心未倦,松亭小坐思尤清。

林中久负幽人约,壁上新题过客名。

自是登高能赋手,看君四韵已俱成。

(0)

将赴京作

七看梅发楚江滨,多难空馀一病身。

阙下简书催物役,镜中癯貌愧冠绅。

非才岂合仍求仕,薄禄深悲不逮亲。

此日沧波理征棹,回瞻松柏自沾巾。

(0)

张用宜丹房十咏·其五捣药

频敲玉杵臼,香雪昼漫漫。

却笑霜毛兔,丁东在广寒。

(0)

和曾大尹去思十咏·其二越台柳色

东风吹暖越台春,杨柳依依嫩曲尘。

雨露有恩原不细,枝条全被发生仁。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