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
《渡江》全文
明 / 郑廷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细雨江堤暝色黄,寺钟渔火雁声长。

客心似水中流急,驿路如年尽日忙。

隔岸风沙催短角,极天云树度危樯。

丛林十里寒城夜,又上公安肃政堂。

(0)
鉴赏

这首《渡江》诗,由明代诗人郑廷鹄所作,描绘了渡江时的壮阔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细雨江堤暝色黄,寺钟渔火雁声长”,开篇即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黄昏时分江边的景象:细雨蒙蒙,江堤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远处寺庙的钟声悠扬,渔火点点,雁群的叫声绵延不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颔联“客心似水中流急,驿路如年尽日忙”,诗人将自己漂泊不定的心比作湍急的流水,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安与彷徨;同时,将旅途中的道路比喻为一年到头忙碌不息的驿路,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人生的奔波与劳碌。

颈联“隔岸风沙催短角,极天云树度危樯”,进一步描绘了渡江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风吹过对岸,带来阵阵风沙,仿佛催促着短角(古代的一种乐器)的演奏;而极目远望,云树之间,危樯(高耸的桅杆)在风中摇曳,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尾联“丛林十里寒城夜,又上公安肃政堂”,则将视线拉回渡江的目的地——寒城之夜,丛林环绕,肃穆的政堂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庄重。这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含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和心境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渡江时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郑廷鹄
朝代:明   字:元侍   号:一鹏   籍贯:琼山

郑廷鹄,字元侍,号一鹏,琼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郑廷鹄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猜你喜欢

千林摇落见孤芳,色映青松破嫩黄。

玉露凄凉三径晚,金英芬馥几丛香。

(0)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其十

花前倾步溅狂澜,花外扶疏竹数竿。

带雪精神清更好,冰肌元惯朔风寒。

(0)

题前诗已天忽作雨戏成一绝

岁暮灵泉水未饶,苍崖无复舞飞蛟。

诗成不觉天零雨,料得神龙欲解嘲。

(0)

浣溪沙

竹送秋声入小窗。香迷夜色暗牙床。

小屏风掩烛花长。

雁过故人无信息,酒醒残梦寄凄凉。

画桥露月冷鸳鸯。

(0)

阮郎归·其二

雨馀烟草弄春柔。芳郊翠欲流。暖风时转柳花球。

晴光烂不收。红尽处,绿新稠。秾华只暂留。

却应留下等闲愁。令人双鬓秋。

(0)

玉楼春·其五定空寺赏梅

蕊珠宫里三千女。滴粉为春尘不住。

月华冷处欲迎人,七里香风生满路。

一枝谁寄长安去。想得韶光能几许。

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