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直舍壁二首·其二》
《书直舍壁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道山西下路,杳杳历重廊。

地寂闻传漏,帘疏有断香。

渠清水马健,屋老瓦松长。

欲出重攲枕,无何觅故乡。

(0)
注释
杳杳:形容道路遥远,幽深的样子。
传漏:古代计时器,滴漏的声音。
渠清:溪水清澈。
屋老瓦松长:古老的房屋,瓦上长满了松树的青苔。
重攲枕:倚着枕头,身体沉重。
翻译
沿着山路向西走去,道路深远而曲折。
寂静之地只听见滴漏声,稀疏的帘幕后飘来断断续续的香气。
溪水清澈,马儿显得矫健,古老的房屋上青苔覆盖的瓦片生长繁茂。
想要出门却又倚着枕头不愿起身,不知何处能寻找到久违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直舍壁二首(其二)》中的一联,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小径上行走,感受到的寂静与远方的气息。"道山西下路,杳杳历重廊",诗人沿着山路向下,道路深远而曲折,穿过重重回廊,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宁静的氛围。

"地寂闻传漏,帘疏有断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漏壶的声音在寂静中清晰可闻,而透过稀疏的帘幕,还飘来断断续续的香气,可能是花香或焚香的余味,增添了诗意的意境。

"渠清水马健,屋老瓦松长",这里的"渠清"和"马健"暗示了环境的清新和生机,即使老屋瓦上生长的松树也显得坚韧而茂盛,展现了自然与岁月的和谐共存。

最后两句"欲出重攲枕,无何觅故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虽然身在异乡,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要起身出门,却又只能倚着枕头,无法轻易找到回家的路,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怀旧情绪。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寓蜀送泸州守亲家何君德言秩升致政东还五首·其三

曾领鱼符牧两州,万家灯火十年忧。

虚声羞拜王成爵,老计甘投范蠡舟。

自古庙堂遗肮脏,至今岩壑属幽求。

知公不是亡君者,时顾腰金忆冕旒。

(0)

谒白鹿书院和王元善侍御韵二首·其二

邹鲁丘墟几百年,仲舒起在退之先。

时逢叔季成何世,运到舂陵又一天。

贯道桥横泉汩汩,勘书台古草芊芊。

鹭车不为看山到,欲引斯文一脉传。

(0)

邝敦仁添孙次韵

抱子那如喜抱孙,有孙方显老家尊。

尼看孔伋乐不乐,点见曾玄欢未欢。

饼食定重延好客,华居应再拟高门。

年来好似汾阳老,晓起堂前颔问安。

(0)

二献祠二首·其一张文献

都俞世远真风邈,蹇谔如公一代良。

老牧荆州悲发短,蚤呈金镜识心长。

清吟归燕诗情远,力剪胡雏直道张。

文献风流清献继,千秋南海播馀芳。

(0)

秋日同杨别驾西郭访崔自仙宅

四野秋风两袖飘,沿溪问处未辞遥。

年光已换十馀度,依旧柴门锁石桥。

(0)

和陶饮酒十首·其六

清流多乱石,白云满青山。

山中敛膝坐,竟日无一言。

醉来已失我,闲极忽忘年。

述以五字谣,取适非取传。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