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其一》
《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其一》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志芳行洁源无异,芳则离骚洁远游。

毋据梅花疑铁石,要只葩什导春秋。

一龙化士黄之野,九辩怀君屈者流。

草谏草时芳以洁,我从屈后一相求。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芳”与“洁”的概念,以及对历史人物如屈原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和纯洁精神的追求与向往。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芳”与“洁”视为理想人格的象征,而“离骚”、“远游”则是屈原作品的代称,暗示着诗人对屈原精神的继承与推崇。

“毋据梅花疑铁石”,这句话以梅花的坚韧不拔来比喻高尚品质,提醒人们不应因外界的困难或挑战而动摇内心的坚定。“要只葩什导春秋”,则强调了文学作品在引导社会风气、传递季节更替(即时间的流逝)中的作用,暗示诗人的创作意图不仅在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在于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

“一龙化士黄之野”,这里可能借用了古代神话或寓言,描述了一种超凡脱俗、化身为士的英雄形象,隐喻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精神觉醒或人格升华。“九辩怀君屈者流”,“九辩”出自《楚辞》,此处可能指屈原的九篇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或他人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期待。

“草谏草时芳以洁”,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在草木生长的季节里,诗人通过创作来表达对正义、美好事物的坚持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高尚品质的决心。“我从屈后一相求”,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追随屈原精神,寻求并实践高尚品质的愿望,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芳”与“洁”的探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致敬,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摸鱼儿十首·其五

认湖西、岸花如绣,画船重系桥畔。

篱门六枳深深启,竹里翠楼低见。

帘半卷,刚借得、邻墙绿树分巢燕。亚栏倚遍。

看无限青山,喜留吟客,争把黛眉展。

幽栖遂,魏野书堂何忝。囊空终是虚愿。

东村更有池亭约,回首碧云零乱。

猿鹤怨,恁十载、江湖未结鶋波券。买邻暂缓。

且记取雏桃,待长过我,来共玉山眷。

(0)

夏云峰

制荷衣,纨兰佩,褰裳采竹寒溪。

偶此苍筤,轮囷冷压云低。

溜穿千载,谢雕琢、天巧灵犀。

自幻作、排簧笙管,吼疟狻猊。仙人铁笔如镌。

摹秦篆、峄阳枣刻堪稽。可惜支离散木,染污红泥。

琼瑰投我,遍枯槎、名字留题。

好相伴、他山怪石,故邸桐圭。

(0)

步蟾宫

宵来月色凉如许,银汉上、参差牛女。

松梢藤蔓碍清阴,照不见、幽人来去。

沾衣露似溟濛雨,濯魂魄、身轻欲举。

清风无价满千墀,步阶下、冷然自取。

(0)

忆江南十九首·其四

瓶花理,微妙绝声闻。

落叶有情应念树,暗香无日不思君。相对易斜曛。

(0)

安公子

昨日君家宴,琅玕新种书窗畔。

石画屏风,斜木几、尽平生初见。

羡公子、风流儒雅相知晚。更寄来、笺纸光璀粲。

霭晴云缥缈,却恼乌丝遮断。

揩眼看花片,鱼鳞弱絮秋空满。

侧理澄心,难比并、衍波文深浅。

盥薇露、轻轻开匣番番展。愧斜行、淡墨添拘管。

感投我琼瑶,报以俚词盈板。

(0)

鹧鸪天二十二首·其二

一曲春灯选妓陪,八旬老子讲经回。

休争臧谷亡羊异,书画曾亡宋国来。

全羽翼,好冠腮。将雏大似靖康哀。

流传七百年前迹,供取晴窗一展开。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