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荷衣,纨兰佩,褰裳采竹寒溪。
偶此苍筤,轮囷冷压云低。
溜穿千载,谢雕琢、天巧灵犀。
自幻作、排簧笙管,吼疟狻猊。仙人铁笔如镌。
摹秦篆、峄阳枣刻堪稽。可惜支离散木,染污红泥。
琼瑰投我,遍枯槎、名字留题。
好相伴、他山怪石,故邸桐圭。
制荷衣,纨兰佩,褰裳采竹寒溪。
偶此苍筤,轮囷冷压云低。
溜穿千载,谢雕琢、天巧灵犀。
自幻作、排簧笙管,吼疟狻猊。仙人铁笔如镌。
摹秦篆、峄阳枣刻堪稽。可惜支离散木,染污红泥。
琼瑰投我,遍枯槎、名字留题。
好相伴、他山怪石,故邸桐圭。
这首诗由清末画家奕绘所作,名为《夏云峰》。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首句“制荷衣,纨兰佩,褰裳采竹寒溪”,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夏日清凉的画面:荷叶制成的衣物,兰花装饰的佩饰,穿着者轻盈地在寒溪边采摘竹子。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的高雅情操。
接下来,“偶此苍筤,轮囷冷压云低”描绘了一片茂密的竹林,竹子的枝干弯曲而下,仿佛要触碰低垂的云层。这不仅展现了竹林的壮观,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溜穿千载,谢雕琢、天巧灵犀”则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需人工雕琢,自然界的美就已经达到了极致。这里的“灵犀”比喻自然界的巧妙设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自幻作、排簧笙管,吼疟狻猊”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音乐与声音,排簧、笙管、狻猊的吼声,都是自然界的声音,它们共同构成了和谐的乐章,让人心旷神怡。
“仙人铁笔如镌。摹秦篆、峄阳枣刻堪稽”将自然界的景象比作仙人用铁笔雕刻的艺术品,秦篆和峄阳枣刻是古代的书法和雕刻艺术,这里借以赞美自然之美如同艺术品一般珍贵。
“可惜支离散木,染污红泥”表达了对自然破坏的惋惜,提醒人们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最后,“琼瑰投我,遍枯槎、名字留题。好相伴、他山怪石,故邸桐圭”则是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留下自己的印记,并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九日报仙家,三秋转岁华。
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簪挂丹萸蕊,杯浮紫菊花。
所愿同微物,年年共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