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黄州无此哀。
已沉天阙尽,谁放桂花开。
病鹤丁令怨,秋蛩子夜才。
山河大地影,一片海潮来。
明月几时有,黄州无此哀。
已沉天阙尽,谁放桂花开。
病鹤丁令怨,秋蛩子夜才。
山河大地影,一片海潮来。
这首诗名为《中秋》,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诗人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独特的感受和情怀。"明月几时有,黄州无此哀",开篇即以疑问表达对明月的深深思虑,同时暗示了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特殊环境并未能带来寻常的宁静。接下来的"已沉天阙尽,谁放桂花开",借月亮的落下和桂花的开放,寓言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
"病鹤丁令怨,秋蛩子夜才",诗人将自己比作病鹤,表达了孤独和困顿,而秋虫的鸣叫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山河大地影,一片海潮来",通过描绘山河大地的广阔与海潮的汹涌,象征着生活的波涛起伏和人生的无常。
整体来看,赵熙在这首《中秋》中,以月夜为载体,融入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的独特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