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风度重南皮,甄陶中外,尽多数十载勋劳,四海仰嘉谟,大统匡扶文潞国;
傅相星精归北斗,怅望门墙,何况卅七年知遇,两湖增远荫,隆名辉映左湘阴。
曲江风度重南皮,甄陶中外,尽多数十载勋劳,四海仰嘉谟,大统匡扶文潞国;
傅相星精归北斗,怅望门墙,何况卅七年知遇,两湖增远荫,隆名辉映左湘阴。
此挽联以沉稳庄重之气,颂扬了张之洞先生的卓越功绩与深远影响。上联“曲江风度重南皮”开篇,以曲江象征张之洞的风采,南皮则暗指其在国家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接着“甄陶中外,尽多数十载勋劳”,赞扬他在内外事务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长达数十年的功勋卓著。后句“四海仰嘉谟,大统匡扶文潞国”,进一步强调了张之洞在国家治理和文化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四海之内皆对其治国方略敬仰不已,他不仅稳固了国家的大统,还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下联“傅相星精归北斗”承上启下,将张之洞比作北斗之星,喻其在政坛的地位与影响力。接着“怅望门墙”表达了对张之洞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其身后门生故旧的怀念。最后“何况卅七年知遇,两湖增远荫,隆名辉映左湘阴”总结了张之洞与湖南的深厚渊源,尤其是他对于湖南地区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其崇高声誉在湖南乃至整个湘阴地区的广泛影响。整联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全面展现了张之洞作为政治家、教育家的非凡成就及其对国家、文化、教育领域的重要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方春气始和,万物欣荣滋。
翠跸经黄图,施惠期惟时。
途次所历览,闾阎固恬熙。
嗟予未见者,岂无叹向隅。
去岁况多水,悬釜饥难支。
沮洳未全涸,播麦复失期。
致灾莫讳咎,救灾要善为。
亦无别奇方,加赈频畴咨。
截漕及散金,屯膏戒有司。
国以民为本,舍是其爱谁。
民以食为天,祈年夙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