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有良璧,连城剖见珍。
投君君不宝,委置同沙尘。
和氏既泣楚,蔺生复辞秦。
光辉常夜发,声价动强邻。
圣代饰瑚琏,胡弃清庙宾。
徒令被褐客,掩抑情不申。
愿言勿轻掷,识者需其人。
昆山有良璧,连城剖见珍。
投君君不宝,委置同沙尘。
和氏既泣楚,蔺生复辞秦。
光辉常夜发,声价动强邻。
圣代饰瑚琏,胡弃清庙宾。
徒令被褐客,掩抑情不申。
愿言勿轻掷,识者需其人。
这首诗以昆山之璧为喻,表达了对兄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才华的欣赏与期待。开篇“昆山有良璧,连城剖见珍”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兄弟比作珍贵的美玉,强调其卓越的才能和价值。接着,“投君君不宝,委置同沙尘”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兄弟才华未被赏识的遗憾和惋惜之情。
“和氏既泣楚,蔺生复辞秦”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兄弟的才华如同和氏璧和蔺相如一般,本应得到赏识和重用,却遭遇了不公待遇。接下来,“光辉常夜发,声价动强邻”赞美了兄弟的才华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熠熠生辉,其名声足以震动四方。
“圣代饰瑚琏,胡弃清庙宾”则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兄弟的价值,将其视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最后,“徒令被褐客,掩抑情不申”表达了对兄弟未能施展才华的同情,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希望兄弟能够找到真正赏识他的人,让其才华得以施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兄弟才华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夜气凉复佳,夕寝方陶然。
我居海之南,老屋阅岁年。
习久安其陋,讵云选地偏。
独恨微官系,未便营舍田。
常思枝鹿游,此地可卜廛。
万感攒中夜,雷声复搅眠。
破屋雨重重,一夕成三迁。
侍儿抱残书,堆拥向案前。
冷灶已沈火,敲石又无烟。
因叹在官贫,或不愧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