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雨衣衿尽湿抱书三徙因诵坡公一夕成三迁之句即用其句和其韵》
《夜雨衣衿尽湿抱书三徙因诵坡公一夕成三迁之句即用其句和其韵》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夜气凉复佳,夕寝方陶然。

我居海之南,老屋阅岁年。

习久安其陋,讵云选地偏。

独恨微官系,未便营舍田。

常思枝鹿游,此地可卜廛。

万感攒中夜,雷声复搅眠。

破屋雨重重,一夕成三迁。

侍儿抱残书,堆拥向案前。

冷灶已沈火,敲石又无烟。

因叹在官贫,或不愧昔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简陋老屋中的生活情境,以及面对官职束缚与生活困顿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反思。

首句“夜气凉复佳,夕寝方陶然”,描绘了夜晚空气的凉爽宜人,诗人沉浸在宁静的睡眠中,享受着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接着,“我居海之南,老屋阅岁年”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海边的老屋,岁月的痕迹在其中显现。

“习久安其陋,讵云选地偏”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适应与接受,认为这里虽简陋,但并非偏远之地。然而,“独恨微官系,未便营舍田”流露出诗人对官职束缚的不满,渴望摆脱官职的羁绊,拥有自己的田产。

“常思枝鹿游,此地可卜廛”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地方定居,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万感攒中夜,雷声复搅眠”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在夜晚被各种思绪困扰,难以入眠。

“破屋雨重重,一夕成三迁”描述了恶劣的天气导致居住条件恶化,一夜之间不得不三次搬迁,生活条件的艰苦可见一斑。“侍儿抱残书,堆拥向案前”描绘了侍女怀抱残缺的书籍,围绕在案桌前的情景,体现了生活的贫困与艰难。

“冷灶已沈火,敲石又无烟”进一步展示了生活的困顿,连做饭的灶火都已熄灭,即使尝试重新点燃也无济于事。最后,“因叹在官贫,或不愧昔贤”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虽然在官场贫困,但或许能以此自勉,不愧对古代贤者的风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贫困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与渴望解脱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挽许道中先生

侍从才华四十年,东齐人物老儒仙。

太常旧建迎銮策,学士原兼内相权。

直道不容甘去国,闲身无累早归田。

老成凋谢文章在,留得芳声世上传。

(0)

游石门寨见长城遗址

匹马冲风晓气寒,边营东北近雄关。

行经一舍崎岖路,看尽千重紫翠山。

茅屋烟迷红树远,石城云锁戍楼闲。

秦人遗筑俱零落,满眼兴亡感慨间。

(0)

打春牛歌三阕·其一

海南无雪耕稼宜,冬耰夏穫尝先时。

青苗遍野春未及,田家洗脚休镃基。

次第东风动芳草,农忙农閒侬自知。

今年元正好风日,有酒不饮空复为。

举杯相劝醉归去,明日立春还尔期。

(0)

春日喜不挂师还山

别来频问讯,云水不离身。

旧隐喜归日,疏林又值春。

连朝花气早,入夜雨声新。

无限相亲意,幽居恰近邻。

(0)

再题飞来寺壁

十世为僧遍住山,个中宾主未容删。

折芦碧海人犹去,负笈黄梅夜自还。

隔岭暮猿无静泪,近江秋草有愁颜。

他年若遂携瓢志,依旧题诗过此间。

(0)

偶成

岁月尽从忙里去,幸因抱病得閒过。

灯前细检无馀事,手自焚香对佛歌。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