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秦蔡泽,急横金跃马、难甘雌伏。
今代才名羁旅客,醉倚长杨抛筑,一雁清秋,三关落日,人比萧萧竹。
薄游书剑,官斋移杨堪宿。
试问悬瓮风烟,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
极眺高歌偕骑省,指点残枫剩槲。
越石登楼,太真披扇,天凑清狂福。
归来重九,新词珠定盈斛。
入秦蔡泽,急横金跃马、难甘雌伏。
今代才名羁旅客,醉倚长杨抛筑,一雁清秋,三关落日,人比萧萧竹。
薄游书剑,官斋移杨堪宿。
试问悬瓮风烟,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
极眺高歌偕骑省,指点残枫剩槲。
越石登楼,太真披扇,天凑清狂福。
归来重九,新词珠定盈斛。
这首《百字令·送蔡竹涛游太原和顾庵学士韵》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龚鼎孳的作品。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蔡竹涛出秦入晋的壮志豪情,以及对他的才名与抱负的赞赏。"急横金跃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蔡竹涛的雄心壮志,不甘于平凡;"醉倚长杨抛筑"则寓言了他的洒脱不羁,即使身处异乡,也能自我陶醉。
接着,诗人通过"一雁清秋,三关落日"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寥的关怀,将人比作"萧萧竹",寓意坚韧与高洁。"薄游书剑,官斋移杨堪宿"则写出了蔡竹涛的文武兼备,以及他在官署中仍能保持雅兴的生活态度。
下片转向对太原风光的想象,"悬瓮风烟,青城花月"象征着太原的美景,诗人询问蔡竹涛是否能体验到这些变化。"极眺高歌偕骑省"描绘了蔡竹涛在太原的豪迈行为,"指点残枫剩槲"则暗示了秋天的景色。"越石登楼,太真披扇"引用典故,赞美蔡竹涛的才华和风采。
最后,诗人祝愿蔡竹涛归来时能有满腹新词,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词情感饱满,语言豪放,充分展示了龚鼎孳作为明末清初词人的独特风格。
十分佳景媚冬残,好事天心不复悭。
已遣梅花斜竹外,更飘瑞叶向人间。
渔蓑晚色都堪画,羌笛春光亦度关。
想得东风来处路,白银宫阙锁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