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宫廷夜景图,以珠帘低垂的辇路和千枝银烛摇曳的场景为背景,营造出华美而寂静的氛围。"东风历历红楼下",东风轻轻吹过红色宫墙下的景象,暗示着春天的气息,然而"谁识三生杜牧之"一句则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自己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欢正好,夜何其",表达了词人在欢乐时光中的陶醉,但紧接着"明朝春过小桃枝"又预示了时光易逝,春光即将消逝。最后一句"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写出了夜深人散后的寂寥,只有明月能理解词人的惆怅心情,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词人对宫廷夜宴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
别后相逢各问年,依然绿发对华颠。
閒云独占半间住,伴客那无一榻眠。
酒为愁多全欠力,诗因料少未成联。
却怜壁上留题句,时有閒情到月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