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太傅便叹息,华州司功辄发狂。
持此身心上天去,更无可答万夫望。
长沙太傅便叹息,华州司功辄发狂。
持此身心上天去,更无可答万夫望。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系列诗中的第九首。诗中通过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决心。
"长沙太傅"暗指西汉时期的董仲舒,他曾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而被封为长沙太傅,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在学术或政治上的坚定立场。"华州司功"则指唐朝的韩愈,他在担任华州司功参军时,因反对佛教的盛行而写下《原道》等文章,表现出强烈的儒家士大夫精神。诗人借他们的故事,表明自己面对社会期望和责任时的态度——坚守信念,不畏人言。
"持此身心上天去",诗人表达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自我,坚持理想,视死如归。"更无可答万夫望"则是说,他深知自己的选择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但仍然无愧于心,坦然面对众人的目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陈普在动荡时代中,坚守儒家道义,独立思考,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春木晨荣,秋华夕滋。流云行天,逝者如斯。
柴车葛巾,曷能归来?我怀古人,徒诵其诗。
有美君子,尚友先觉。靡觞不咏,无咏不属。
岂无他人,孰此追躅?优哉游哉,君子之乐。
吾侪小人,力绌乃休。犹可以驰,曷其停辀?
卷舒无闷,入圣实优。敢以未成,窃方前修。
祖德之述,尚论其世。我独何无,夙坠羁絷。
闻君赞歌,祇以生愧。既曰知非,请勖馀岁。
流年如驶,又一官岭表,廉车初忝。
桂海骖鸾传故事,惭愧金章司宪。
赏棣碑存,甘棠港在,佳话人都羡。
对床风雨,惊心雁影中断。
回思冶峤持衡,天雄草檄,历历游踪遍。
皱面恒河浑未改,赢得顽躯身健。
合浦还珠,郁林遗石,敢道前模远。
分阴须惜,治书秉烛忘倦。
雁外寒芜,鸦边落叶,清游句拾奚囊。
贴石疏泉,瀑飞声里书堂。
绛云香烬荒烟拥,冷劫灰、蝶梦悠扬。
问年年,红豆花开,何处斜阳。
涧东老去颓唐甚,爇金炉心字,枉拜空王。
死后生前,都应愧煞红妆。
美人笑吐如兰气,化虹霓、不化鸳鸯。
趁西风,燕子徘徊,同话苍凉。
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遗迹。
只此地,曾经几遍,铜驼荆棘。
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
漫凭高,历历数沧桑,空沾臆。
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城南北。
只幽兰轩远,烬灰难觅。
且醉金梁桥上月,休寻萼绿堂前石。
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迎秋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