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久不觉秋,举头云渐薄。
云飞天风起,千响忽同作。
残杨弄浅池,疏桐落高阁。
夜静独把卷,飞蛾烛前掠。
故人傥念来,于此共清酌。
客久不觉秋,举头云渐薄。
云飞天风起,千响忽同作。
残杨弄浅池,疏桐落高阁。
夜静独把卷,飞蛾烛前掠。
故人傥念来,于此共清酌。
这首清代诗人张士元的《怀友(其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客久不觉秋”表达了诗人久居他乡,沉浸在日常生活中而忽略了季节的转换,直到抬头仰望天空,才发现秋意渐浓,云层变薄。接下来的四句通过“云飞天风起,千响忽同作”展现了秋风起时,云彩飘动,各种自然声响交织在一起的壮丽画面。
“残杨弄浅池,疏桐落高阁”两句则细腻地描绘了秋日落叶的场景,杨树的枯枝在水面轻轻摇曳,稀疏的梧桐叶从高高的楼阁间飘落,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夜静独把卷,飞蛾烛前掠”,诗人夜晚独自读书,飞蛾在烛火周围盘旋,增添了静谧的读书画面,也寓含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期待与他们共享此刻的清寂时光。
整首诗以景寄情,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渴望与他们相聚的愿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黄门持此竹,云是温徽笔。
初闻一叶扫风雨,迥出千竿贯霜日。
层沙曲涧开烟湍,高天云影楼榭寒。
黄门峻节与之比,手排阊阖呈琅玕。
琅玕摧折凤不食,咆哮虎豹天门黑。
鸱鸣鴂啼百草死,谁看青青满林色。
君收此幅今西行,雷电随入蒲州城。
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伶伦截凤笙。
爱言干将器,利刃能吹毛。
武昌盘错地,断割手不劳。
尽令十万家,同口兴歌谣。
我持行台政,舒惨赖所操。
岂唯逭罪咎,实已弘甄陶。
每思四域内,安得皆君曹。
如古元道州,独重工部褒。
天官论嘉绩,奏授獬豸袍。
乃不奠三楚,复秉滇南旄。
远人何足平,早愿归中朝。
别我郧襄野,徵言意忉忉。
行囊无所赠,独解王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