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秋独夜》
《早秋独夜》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月]韵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

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ǎoqiū
táng / bái

jǐngliángdònglínchǔqiūshēng

xiàngyánxiàmiánjuéláibànchuángyuè

注释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凉叶:指秋天的落叶,带给人凉意。
邻杵:邻居家捣衣的声音,古代捣衣常在秋季,预示着寒冷的来临。
秋声:秋天的声音,此处指捣衣声,也象征着秋意。
独向:独自面对或朝向。
檐下:屋檐下,指室内靠近屋顶的地方。
觉来:醒来的时候。
半床月:月光洒满了一半的床铺,形容月光明亮且安静的夜晚。
翻译
井边的梧桐树叶飘落,邻家的捣衣声传来,带来秋夜的寒意。
独自在屋檐下入睡,醒来时发现床上已铺满了半床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早秋之夜,诗人独自一人在屋檐下沉睡。"井梧凉叶动"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晚风轻拂树梧的声音,这声音既是自然界的低语,也是夜的呼唤,让人感到一种凉爽而宁静的气氛。紧接着,"邻杵秋声发"则透露出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是秋天特有的生活音响,它与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安详的夜景图。

诗人沉浸于这宁静之中,"独向檐下眠"表达了他对孤寂夜晚的享受和向往。最后一句"觉来半床月"则描绘了诗人从睡梦中醒来,只见床边洒满了月光,仿佛大地也沉浸在这银白色的宁静之中。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现出诗人对于孤独与宁静夜晚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官描述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早秋独夜的美好意境。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田园乐七首·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0)

秋夜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

卧多骨髓冷,起覆旧绵衣。

(0)

自和

一片残阳景,朦胧淡月中。

兰芽纡嫩紫,梨颊抹生红。

琴阮资清格,冠簪养素风。

烟霄半知足,吏隐少相同。

(0)

浣溪沙·其二

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绿萋萎,金铺闲掩绣帘低。

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

(0)

张旧蚊帱

踰年间生死,千里旷南北。

家居无见期,况乃异乡国。

破尽裁缝衣,忘收遗翰墨。

独有缬纱帱,凭人远携得。

施张合欢榻,展卷双鸳翼。

已矣长空虚,依然旧颜色。

裴回将就寝,徙倚情何极。

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恻恻。

隙穿斜月照,灯背空床黑。

达理强开怀,梦啼还过臆。

平生贫寡欢,夭枉劳苦忆。

我亦距几时,胡为自摧逼。

烛蛾焰中舞,茧蚕丛上织。

燋烂各自求,他人顾何力。

多离因苟合,恶影当务息。

往事勿复言,将来幸前识。

(0)

自砺山东望震泽诗

澜漫潭洞波,合沓崿嶂云。

涨岛远不测,冈涧近难分。

幽篁愁暮见,思鸟伤夕闻。

以此藉沈痾,栖迹别人群。

结言非尽书,有念岂敷文。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