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向舜妃江庙前,得来贾客木兰船。
老宜泉石支慵态,吟称烟霞倚瘦肩。
宴坐夜和金锡憩,经行春卓紫苔穿。
知师道价神龙护,莫漫腾空去九天。
采向舜妃江庙前,得来贾客木兰船。
老宜泉石支慵态,吟称烟霞倚瘦肩。
宴坐夜和金锡憩,经行春卓紫苔穿。
知师道价神龙护,莫漫腾空去九天。
诗中“采向舜妃江庙前,得来贾客木兰船”两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景。舜妃即传说中的尧帝的两个女儿,被封于江庙之中,象征着古代文化和神秘色彩。而“采向”则显示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探寻与领悟。接着,“得来贾客木兰船”则是诗人因缘际会获得一艘木兰制成的船舶,这里的“木兰船”既可理解为实指的交通工具,也隐喻着文学创作或精神世界的一种载体。
“老宜泉石支慵态,吟称烟霞倚瘦肩”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这自然环境中的悠然心境。“老宜泉石”形容的是古老而温柔的泉水与石头,这里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意境。而“吟称烟霞倚瘦肩”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在此环境中的吟咏和内心的自我安顿,似乎是在用这种方式与自然对话。
“宴坐夜和金锡憩,经行春卓紫苔穿”两句则是对不同时间、空间下的体验。首先,“宴坐夜和金锡憩”中的“宴坐”二字传达了一种安详的状态,而“夜和金锡憩”则可能指的是夜晚时分,诗人在某种金属制品(如金锡)上轻敲出声响来伴随夜晚的宁静。紧接着,“经行春卓紫苔穿”中的“经行”表明了诗人的漫步,而“春卓紫苔穿”则是在形容春天时节,花开满径的情况。
最后两句“知师道价神龙护,莫漫腾空去九天”则是对一种精神追求的表达。“知师道价”可能在赞美诗人心中的某种导师或智慧之源,而“神龙护”则是在强调这种力量的神圣与保护。而“莫漫腾空去九天”则是一种告诫,似乎是在提醒人们不要轻易放弃现有的追求和守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情感及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智慧与力量的尊重和依赖。
驱车出东郭,行行指边城。
是时岁向暮,阴霭昼晦冥。
惊风号枯柯,寒鸟鸣嘤嘤。
中官候道左,边帅戎服迎。
旌旂分旖旎,剑戟亦纵横。
阅兵黄花镇,驻节驴安营。
山路石确确,断溪冰始凝。
羸马鞭不前,仆从皆涕零。
昔贤畏险道,我胡不自宁。
边氛正澒洞,讵敢惮遐征。
三陟记严寒,尚虑稽王程。
安得霍嫖姚,一扫边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