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寒天雪未融,迟迟解冻待春风。
狐裘染遍繁霜白,兽炭添来活火红。
缩手妻将双袖捲,埋头我爱一衾蒙。
朱门夜宴笙歌暖,谁念袁安卧雪中。
料峭寒天雪未融,迟迟解冻待春风。
狐裘染遍繁霜白,兽炭添来活火红。
缩手妻将双袖捲,埋头我爱一衾蒙。
朱门夜宴笙歌暖,谁念袁安卧雪中。
这首《春寒》由清代诗人简楫所作,描绘了春寒料峭时节的景象与人物情感,细腻入微。
首句“料峭寒天雪未融”,开篇即点明了季节特征——春天的寒冷还未完全消散,雪花仍未完全融化,营造出一种冬末春初特有的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接着,“迟迟解冻待春风”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形象地表现了大地在春风的呼唤下缓慢苏醒的过程,春风的到来预示着温暖与生机的回归。
“狐裘染遍繁霜白,兽炭添来活火红”两句,通过服饰和取暖方式的描写,展现了人们面对春寒时的应对之策。狐裘的洁白与兽炭的炽热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物质条件的丰富,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温暖与希望。
“缩手妻将双袖捲,埋头我爱一衾蒙”则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场景。妻子为丈夫卷起衣袖,丈夫则沉浸在被褥的温暖中,这一幕幕细节充满了亲情与关爱,凸显了在寒冷中相互扶持的温情。
最后,“朱门夜宴笙歌暖,谁念袁安卧雪中”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富贵人家的奢华夜宴,笙歌相伴,热闹非凡;另一边则是贫寒之家的主人公袁安,独自忍受着严寒,无人问津。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也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境遇的关注与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生公往迹留虎丘,入门诹访冷飕飕。
焦峣顽石百十片,庭前罗立不点头。
当时说法宁驱使,入定澄心见如此。
至今徒众辄称扬,月明灯烂犹崇祀。
百步更瞻铸剑泉,吴王空能举郢鄢。
镯镂反赐子胥死,剑铦何似信才贤。
抠衣拾级古塔高,百尺层层凌青霄。
大雄舍利真奇壮,水摇野远日光韬。
升降周回劳不惮,妙境纵观谐夙愿。
茫茫往事如飘风,苦茗坐啜兴长叹。
出门再窥憨憨井,一掬入口愚蒙醒。
廉贪之水记端州,夷齐清操真可景。
返舟解衣神怡然,走笔漫述游春篇。
大呼三老鼓枻去,片席翩翩向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