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秦台客,遗氛住绛霄。
忽传飞凤引,独下彩云朝。
奈此远游意,怅然仙路遥。
乘鸾无处所,瑶管若为调。
昔有秦台客,遗氛住绛霄。
忽传飞凤引,独下彩云朝。
奈此远游意,怅然仙路遥。
乘鸾无处所,瑶管若为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文人客居他乡时,偶然听到友人刘季德吹奏箫曲的情景。诗中的“秦台客”与“遗氛住绛霄”,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是历史人物留下的余韵在高空中飘荡。接着,“飞凤引”和“彩云朝”则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意境,仿佛有神鸟引领着主人公步入云端,与仙界相连。
然而,诗中的“奈此远游意,怅然仙路遥”表达了主人公虽心向往之,却难以实现的愿望,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无奈。最后,“乘鸾无处所,瑶管若为调”则以无法驾驭仙鹤和无法演奏瑶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追求理想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病眼不禁黄土眯,尘缨屡费沧浪水。
晓窗笑语镜中人,但可置之岩穴里。
县官有田容我耕,收身已是太迟生。
醉眠牛背自安稳,山鸟惯听哦诗声。
经营小筑幽深处,借车欢喜移家去。
非公谁寄草堂赀,知我旧谙茆屋趣。
此心此地俱宽閒,从渠旷野多风寒。
灯前儿女话团栾,广厦期公千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