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隔浦莲近拍.暮秋江上偶步万佛林即黄介子先生旧宅》
《隔浦莲近拍.暮秋江上偶步万佛林即黄介子先生旧宅》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隔浦莲近拍

西风吹响古木,乱叶埋僧屋。

略彴铺苍藓,攀树瘿,穿崖腹。江郭围枫槲,登山麓。

遥望银涛矗,駴心目。王珣池馆,沙鸥浦鸭争浴。

一声斋磬,彷佛雨霖铃曲。踏遍缭垣寻断镞。

茶熟,老僧带暝归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江边万佛林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开篇“西风吹响古木,乱叶埋僧屋”,以秋风起、落叶纷飞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略彴铺苍藓,攀树瘿,穿崖腹”通过小桥、树根、山洞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江郭围枫槲,登山麓”则将视线从低处转向高处,枫树与槲树环绕江边,山脚下的景色一览无余。诗人巧妙地运用“遥望银涛矗,駴心目”来描绘远处江面的壮阔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激发了读者内心的震撼。

接下来,“王珣池馆,沙鸥浦鸭争浴”一句,将历史人物王珣的池馆融入景中,与眼前之景形成古今对话,增添了诗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声斋磬,彷佛雨霖铃曲”则通过寺庙钟声与古代音乐的联想,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踏遍缭垣寻断镞。茶熟,老僧带暝归独”以诗人的行踪作为线索,串联起整个画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感悟,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已邜避地宿宜阳梦绣领二方谩云杜云采色三秋动而首尾俱忘醒念兹游不及秋而黄鸟碧云皆不晓所谓姑续成之以俟

渺渺沅湘路,征人入梦初。

晴穿黄岛岭,庙下碧云梳。

采色三秋动,云程一鸮孤。

何时重沽酒,风雨谢泥途。

(0)

送辽东李断事

黑子关东地,明庭重守疆。

典戎期士杰,参幕选才良。

风物饶千里,河山自一方。

并州翻乐土,莫谩忆咸阳。

(0)

寓思行沙庄呈尊甫南山隐翁三首·其二

清风竹林下,宛见南山翁。

高节真无比,芳尊那与同。

海涛生枕席,花月隐房栊。

独自怜疏晚,登堂愧阿戎。

(0)

次韵发轩送程参军之台州

哺糟那复计清浑,一饭终须报主恩。

岂谓参军闲豹略,浪持布鼓到雷门。

琼台日出扶桑近,罗屿云来海气昏。

明月怀人千载上,谢公诗在胜招魂。

(0)

送朱卢二主簿

海邦凋瘵未全苏,簿领才猷适所需。

政誉并看孚二邑,登崇应合振三途。

丹枫日引江帆远,紫极云连塞雁孤。

驿使何时发南越,梅花可折寄曾无。

(0)

送大参欧公之任滇南次韵

滇池西望祖乔迁,庾岭东来辍讲筵。

才合济川终远到,地因分陕暂于宣。

台端学苑推杨子,海上禅谈眇大颠。

始信寒花根拨在,饶他春色自年年。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