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壁丹青古,祗园竹树深。
花香来别涧,松翠堕危岑。
云暝龙归钵,天空鹤度林。
老怀清似洗,不愧古禅心。
画壁丹青古,祗园竹树深。
花香来别涧,松翠堕危岑。
云暝龙归钵,天空鹤度林。
老怀清似洗,不愧古禅心。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寺院景象。首句“画壁丹青古”,以“丹青”二字,生动地勾勒出壁画色彩的古朴与深邃,仿佛将人带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接着,“祗园竹树深”一句,通过“竹树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暗示着寺院的静谧与庄严。
“花香来别涧,松翠堕危岑”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花香从远处传来,预示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另一方面,松树的翠绿则映照出山峰的险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雄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受,也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广大。
“云暝龙归钵,天空鹤度林”则是对寺院环境的进一步渲染。云雾缭绕中,仿佛有龙归于钵,象征着佛法的神秘与神圣;而天空中的鹤在林间飞翔,则是自由与超脱的象征,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老怀清似洗,不愧古禅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禅宗精神的深刻领悟。这里的“老怀”既指年长者的怀旧之情,也暗含着对人生经历的沉淀与反思。诗人的心境如同被清水洗涤过一般清澈,没有一丝尘埃,这正是对古禅心的最高敬意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院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情怀。
■群揭秋浅,吹醉行山阿。不放菊花开,无奈秋风何。
三甃函冽髓,与山为清凉。
路人汗如雨,秋垄方骄阳。
天雷夜劈山,暍死意犹在。
平原如可作,世事松声外。
吾结草庵山之中,旁人笑我名靖通。
都来方寸闲田地,大包世界同虚空。
我庵非通亦非靖,玲珑八面无形影。
盈虚消息任天机,庵内主人都不省。
有时风雪三冬天,山前尽日无人烟。
顽空墨黑昼如夜,庵中光耀长周圆。
有时风雷平地起,山沉江涌流云气。
龙吟虎啸万形喧,庵内情缘无止起。
环庵松竹连天青,冬不悴兮春不荣。
人来谩笑庵居苦,彻骨贫来彻骨清。
清贫生理十分好,翻忆朱门多饿殍。
君能认得自家珠,终身岂羡他人宝。
庵似身兮主似心,欲明庵主须参寻。
驴胎马腹河沙梦,那知铁矿藏精金。
高著眼睛速下手,只今觅取无中有。
言穷理绝妄缘空,无毛狮子撩天吼。
庵前大厦皆蘧庐,知音有几同庵居。
若非捩断县崖手,谁解伊边认得渠。
闲中有乐无人识,静处工夫闲里得。
自然妙用自然真,向上神仙皆此出。
浮手短景甚悠悠,一切庵坏便须休。
溥劝吾门诸学者,不昧此庵须早修。
《靖通庵歌》【宋·张继先】吾结草庵山之中,旁人笑我名靖通。都来方寸闲田地,大包世界同虚空。我庵非通亦非靖,玲珑八面无形影。盈虚消息任天机,庵内主人都不省。有时风雪三冬天,山前尽日无人烟。顽空墨黑昼如夜,庵中光耀长周圆。有时风雷平地起,山沉江涌流云气。龙吟虎啸万形喧,庵内情缘无止起。环庵松竹连天青,冬不悴兮春不荣。人来谩笑庵居苦,彻骨贫来彻骨清。清贫生理十分好,翻忆朱门多饿殍。君能认得自家珠,终身岂羡他人宝。庵似身兮主似心,欲明庵主须参寻。驴胎马腹河沙梦,那知铁矿藏精金。高著眼睛速下手,只今觅取无中有。言穷理绝妄缘空,无毛狮子撩天吼。庵前大厦皆蘧庐,知音有几同庵居。若非捩断县崖手,谁解伊边认得渠。闲中有乐无人识,静处工夫闲里得。自然妙用自然真,向上神仙皆此出。浮手短景甚悠悠,一切庵坏便须休。溥劝吾门诸学者,不昧此庵须早修。
https://shici.929r.com/shici/EGGa64sa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