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出东郭,行行指边城。
是时岁向暮,阴霭昼晦冥。
惊风号枯柯,寒鸟鸣嘤嘤。
中官候道左,边帅戎服迎。
旌旂分旖旎,剑戟亦纵横。
阅兵黄花镇,驻节驴安营。
山路石确确,断溪冰始凝。
羸马鞭不前,仆从皆涕零。
昔贤畏险道,我胡不自宁。
边氛正澒洞,讵敢惮遐征。
三陟记严寒,尚虑稽王程。
安得霍嫖姚,一扫边尘清。
驱车出东郭,行行指边城。
是时岁向暮,阴霭昼晦冥。
惊风号枯柯,寒鸟鸣嘤嘤。
中官候道左,边帅戎服迎。
旌旂分旖旎,剑戟亦纵横。
阅兵黄花镇,驻节驴安营。
山路石确确,断溪冰始凝。
羸马鞭不前,仆从皆涕零。
昔贤畏险道,我胡不自宁。
边氛正澒洞,讵敢惮遐征。
三陟记严寒,尚虑稽王程。
安得霍嫖姚,一扫边尘清。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何乔新在冬季巡视黄花镇时的所见所感。开篇“驱车出东郭,行行指边城”,展现了一幅冬日里驾车前往边疆的画面,透露出一种使命的紧迫与决心。接着,“是时岁向暮,阴霭昼晦冥”描绘了傍晚时分,阴云密布,天色昏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压抑的氛围。
“惊风号枯柯,寒鸟鸣嘤嘤”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和鸟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荒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随后,“中官候道左,边帅戎服迎”描述了官员和边防将领的迎接场景,体现了军民之间的和谐与敬意。
“旌旂分旖旎,剑戟亦纵横”描绘了军容的威严与壮观,展现了军队的纪律与战斗力。“阅兵黄花镇,驻节驴安营”则点明了巡视的目的地和停留之处,同时暗示了对边防安全的关注。
“山路石确确,断溪冰始凝”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行程的艰难与环境的恶劣。“羸马鞭不前,仆从皆涕零”形象地表现了旅途中的困顿与艰辛,以及随行人员的疲惫与忧虑。
“昔贤畏险道,我胡不自宁”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自我反思与勇气,显示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边氛正澒洞,讵敢惮遐征”强调了边疆的安全形势严峻,但诗人决不会畏惧长途跋涉,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陟记严寒,尚虑稽王程”表明了诗人对天气寒冷的适应和对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安得霍嫖姚,一扫边尘清”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位像霍去病一样的英雄,能够彻底清除边境的威胁,实现边疆的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边疆巡视的艰苦历程,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高度关注和对使命的坚定信念,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的作品。
长夏无所为,客居课奴仆。
清晨饭其腹,持斧入白谷。
青冥曾巅后,十里斩阴木。
人肩四根已,亭午下山麓。
尚闻丁丁声,功课日各足。
苍皮成委积,素节相照烛。
藉汝跨小篱,当仗苦虚竹。
空荒咆熊罴,乳兽待人肉。
不示知禁情,岂惟干戈哭。
城中贤府主,处贵如白屋。
萧萧理体净,蜂虿不敢毒。
虎穴连里闾,堤防旧风俗。
泊舟沧江岸,久客慎所触。
舍西崖峤壮,雷雨蔚含蓄。
墙宇资屡修,衰年怯幽独。
尔曹轻执热,为我忍烦促。
秋光近青岑,季月当泛菊。
报之以微寒,共给酒一斛。
忆昔北寻小有洞,洪河怒涛过轻舸。
辛勤不见华盖君,艮岑青辉惨么么。
千崖无人万壑静,三步回头五步坐。
秋山眼冷魂未归,仙赏心违泪交堕。
弟子谁依白茅室,卢老独启青铜锁。
巾拂香馀捣药尘,阶除灰死烧丹火。
悬圃沧洲莽空阔,金节羽衣飘婀娜。
落日初霞闪馀映,倏忽东西无不可。
松风涧水声合时,青兕黄熊啼向我。
徒然咨嗟抚遗迹,至今梦想仍犹佐。
秘诀隐文须内教,晚岁何功使愿果。
更讨衡阳董鍊师,南浮早鼓潇湘柁。
空留三尺剑,不用一丸泥。
马向沙场去,人归故国来。
笛愁翻陇水,酒喜沥春灰。
锦带休惊雁,罗衣尚斗鸡。
还吴已渺渺,入郢莫凄凄。
自是桃李树,何畏不成蹊。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沈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