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琴泥鼓舞腰回,骠乐当年岂此才。
桑濮故应声靡靡,奈无情绪为渠哀。
竹琴泥鼓舞腰回,骠乐当年岂此才。
桑濮故应声靡靡,奈无情绪为渠哀。
这首诗《乡人以缅伶侑觞即席口占》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描绘了乡间宴会上以缅怀艺人助兴的场景,流露出对传统艺术的感慨与怀念。
首句“竹琴泥鼓舞腰回”,生动描绘了艺人以竹琴、泥土制成的鼓伴奏,舞者腰肢轻盈回旋的景象,展现了民间艺术的活泼与灵动。这里的“竹琴”和“泥鼓”是简陋而原始的乐器,却能激发舞者的热情与技艺,反映出传统艺术不受物质条件限制的魅力。
次句“骠乐当年岂此才”,则将目光投向过去,感叹当年的音乐表演(骠乐)并非如此简单,可能蕴含着更为丰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这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精湛技艺的追忆与敬仰。
第三句“桑濮故应声靡靡”,引用了古代音乐理论中的“桑濮”来指代优雅的音乐或舞蹈,暗示即便是在古代,这样的艺术形式也应是细腻、柔美的。这里通过“靡靡”一词,强调了音乐与舞蹈的和谐与美感。
最后一句“奈无情绪为渠哀”,表达了诗人面对传统艺术逐渐衰落的无奈与哀伤之情。他无法为这种艺术形式的消逝感到悲哀,流露出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间宴会上艺人表演的描绘,以及对传统艺术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和情感寄托。
行行大山凹,复至大山丫。
众岭郁蜿蜒,深谷含嵯岈。
顽石踞豺虎,攫人森齿牙。
马行穿细雾,鸟归带残霞。
岩树夏生果,涧卉秋垂葩。
村舍急云碓,溪田翻水车。
旷然清风来,吹我乌帽斜。
落日满墟里,徘徊数人家。
流云吐月光熊熊,秋天洗出金芙蓉。
一奁明镜烛沧海,花葩狎猎围玲珑。
或云蟾蜍肆狡狯,精灵虚气当青空。
或云重轮晕遥夕,譬彼螮蝀歌在东。
不然七宝修珠宫,手挥巨刃摩苍穹,珊瑚柯绽流霞红。
不然仙人翔回风,霓旌翠佩纷琤瑽,帷车照耀三千重。
我时邀月金杯中,仰天大笑真奇逢。
探怀试取谪仙笔,比君藻采将毋同。
安得此月化作五色新诗筒,写我长离婉婉之心胸。
河间古君子,葩经少研寻。
独于六义内,得其不传音。
清庙有大瑟,空山余断琴。
一弹复再鼓,泠泠韶頀心。
绝学溯原始,才老初钩沈。
又越六百载,魁儒出亭林。
五书初印布,天汉光珠参。
吾友勤耄学,力单稽古忱。
十部稍恢廓,七韵新酌斟。
乃于江段书,攻辨戈鋋森。
寒镫耿独寤,馆树巢文禽。
声谐意弥惬,一笑形讴吟。
里耳苦多昧,无由测渊深。
村谷有三友,廿年占盍簪。
今当数载别,离群叹曷禁。
小诗极妍妙,雅奏饶古风。
时时裁寄我,无忘相砭箴。
傥闻鲁丝竹,老学圣所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