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垣初罢斧斤响,栋宇犹闻松桂香。
江海暂来俱野客,云霄并直愧华堂。
月明似与人烟远,风细微闻禁漏长。
谏草未成眠未稳,始知天上极清凉。
掖垣初罢斧斤响,栋宇犹闻松桂香。
江海暂来俱野客,云霄并直愧华堂。
月明似与人烟远,风细微闻禁漏长。
谏草未成眠未稳,始知天上极清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描绘了他在完成政务后在后省(皇宫中处理政务的地方)值夜时的感受。首句“掖垣初罢斧斤响”形象地写出工作结束后的宁静,暗示了政务的严谨和辛劳。接着,“栋宇犹闻松桂香”以松桂的清香寓示高洁的品格,暗示自己虽身处宫中,但心怀清雅。
“江海暂来俱野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即使暂时远离尘世,也自比为江海间的闲散之人。然而,“云霄并直愧华堂”又流露出对朝廷责任的自责,觉得在如此显赫的位置上,自己的才德不足以匹配华丽的殿堂。
“月明似与人烟远,风细微闻禁漏长”通过明亮的月色和微风,描绘出夜晚的寂静,同时借“禁漏”(宫廷中的计时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职责的庄重。最后,“谏草未成眠未稳,始知天上极清凉”表达了诗人因未完成劝谏之职而难以安心,意识到天子身边的责任重大,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心境。
整首诗以个人感受抒发了对朝廷事务的认真态度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展现了苏辙作为文臣的忠诚与责任感。
门有车马客,长揖别我归。
客行岁云暮,霜雪沾人衣。
居人送客城南道,北风猎猎吹沙草。
君今一去来何时,昨日相逢苦不早。
君当为我歌,我当酌君酒。
酒酣拔剑起,芒光射牛斗。
宝剑乃神物,请君慎藏之。
土花绣涩毋足惜,风雷变化须有时。
拍天烟水,问何人十筑,遍栽杨柳。
险绝独山门两扇,拦住太湖东走。
环石为城,诛茅作屋,结构原非偶。
此间小隐,折腰肯换升斗。
最怜蟹簖连村,菱花拂棹,到处喧鸡狗。
大好清风来四面,顿觉凉生双肘。
螺髻千层,波涛万倾,把酒同消受。
累侬神往,梦醒几度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