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长安不易居,折腰元亮意何如。
送迎忙似桥边柳,莫笑邮亭绿影疏。
闻道长安不易居,折腰元亮意何如。
送迎忙似桥边柳,莫笑邮亭绿影疏。
这首清代诗人张篯的《调任长安过灞桥(其二)》表达了对长安官场生活的感慨。首句“闻道长安不易居”暗示了长安作为政治中心,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不易长久居住。诗人以“折腰元亮”暗指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元亮是陶渊明的字,他曾经拒绝官场,选择归隐,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于繁杂官务的思考。
次句“折腰元亮意何如”,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询问自己是否也能像他那样坚守初心,不为官场琐事所累。这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由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送迎忙似桥边柳,莫笑邮亭绿影疏”描绘了长安官场中送往迎来的繁忙景象,如同桥头的柳树随风摇曳,无暇停歇。诗人提醒自己,即使邮亭(驿站)的绿色身影显得稀疏,也不要嘲笑或轻视,可能这是官场常态,需要淡然处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感受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长安官场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洞察,也有对自我价值观的坚守。
云涯恨里。对短鬓、夕阳缁尘浮世。
种柳汉南,同赋消魂人无几。琅玕芝馆经行地。
怪巢燕、衔泥争坠。乱钟催客,虬壶赚取,两襟冰泪。
英气。年时酒祓,倚危槛、几度问天还醉。
古镜贮愁,侧管吟商乌阑字。蠡舟春黯湖阴睡。
等抛却、人天间事。奈他草阁江深,乱蛙又起。
诗句吐光怪,口吻向天开。
天公被汝惊却,坠石下崔巍。
祓禊吴祠三度,两度临皋秋晚,披氅不曾来。
抱膝和梁父,挥袂障惊埃。窗八面,山一枕,酒千杯。
两楹雕俎何在,殿脚莽烟莱。
落佩倒冠相望,老子鬓眉偷换,扶杖睇强台。
酒外一无事,形共影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