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元晖旧隐居,忽看珠境现仙都。
池沤昼涌泉根活,岩木秋凋石骨臞。
栗壳黄腴猿哺子,松巢碧冷鹤温雏。
道人鍊罢芙蓉鼎,紫玉箫横凤绕梧。
曾是元晖旧隐居,忽看珠境现仙都。
池沤昼涌泉根活,岩木秋凋石骨臞。
栗壳黄腴猿哺子,松巢碧冷鹤温雏。
道人鍊罢芙蓉鼎,紫玉箫横凤绕梧。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葆和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仙境图。首句“曾是元晖旧隐居”暗示了这个地方曾有高人隐士居住过,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次句“忽看珠境现仙都”则以“珠境”和“仙都”形容葆和观的奇幻景象,仿佛进入了神话般的洞天福地。
“池沤昼涌泉根活”写出了池塘水面上泡沫翻腾,泉水涌动,生机盎然,显示出自然的活力。“岩木秋凋石骨臞”则通过描绘秋季树木落叶,石头显得更加瘦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栗壳黄腴猿哺子,松巢碧冷鹤温雏”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动物们的生活场景,猿猴母子共享果实的温馨,以及鹤鸟在松巢中照顾雏鸟的慈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最后两句“道人鍊罢芙蓉鼎,紫玉箫横凤绕梧”描绘了道人在炼丹后,悠然吹奏紫玉箫,周围环绕着凤凰,增添了神秘的道教色彩和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葆和观的自然风光和神秘气息,体现了作者对道家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
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
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年光身事旋成空,毕竟何门遇至公。
人世鹤归双鬓上,客程蛇绕乱山中。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一醉未醒花又落,故乡回首楚关东。
行云递崇高,飞雨霭而至。
潺潺石间溜,汩汩松上驶。
亢阳乘秋热,百谷皆已弃。
皇天德泽降,焦卷有生意。
前雨伤卒暴,今雨喜容易。
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
佳声达中宵,所望时一致。
清霜九月天,髣髴见滞穗。
郊扉及我私,我圃日苍翠。
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