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到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溯明河。
已招学士来儒馆,更欠山人拜谏坡。
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
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
诗到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溯明河。
已招学士来儒馆,更欠山人拜谏坡。
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
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
此诗描绘了作者对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渴望。"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溯明河"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已招学士来儒馆"则显示出其对于学问的重视和传授之意。"更欠山人拜谏坡"中,“山人”通常指隐逸之士,而“谏坡”可能是指古代贤良之地或特定的人物,这里表达了对高洁修养之人的敬仰以及希望得到他们的指导。
"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担忧,以及对于历史变迁中知识与智者的稀缺感慨。最后两句"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则预示着对未来学术活动的期待和规划,其中“临雍礼”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重要典礼或教育制度,“小驻骊驹白玉珂”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学问得到传承与发展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和对未来学术活动的展望,表现出诗人对于学问传承的重视以及个人修养之追求。
客老蓟门,筚篥城头,顿起悲风。
但晓餐入直,沙飞浩浩,暮还休沐,霾暗濛濛。
虎观寒飙,凤城华鬓,空说扶桑日正东。
随清跸,献铙歌朱鹭,天乐回中。鼎湖攀鬣难从。
偕痛哭褒公与鄂公。
竟一朝放费,塞翁失马,百年瞬息,山穴寻龙。
畚锸须埋,形骸可略,阮籍刘伶酒社同。
真险绝,几飘零异域,万里扶筇。
南渡杨刘,到此日、功名销歇。
只今有、西陵华表,标题忠烈。
三字冤沉犴室土,两宫泪洒龙成月。
笑玉环、脑后是何人,情非切。一湖水,千峰雪。
身纵死,名难灭。把椒浆浇奠,唾壶堪缺。
道上金牌人有口,阶前铁像心无血。
只荒祠、犹自对遗宫,神依阙。
花开柳闭,燕去莺来,东君干甚休戚。
一样春风,二十四番消息。
朝来又添细雨,大江头、落潮偏急。
春莫去,纵他乡暂遇,故人曾识。
休笑春光已老,看镜里、白发数茎堪摘。
苦把春风留住,怎能吹黑。
空着枕头一半,听铜壶、泪点同滴。
这时节,便梦中、人到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