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占胜城头出,郭子为邦海内闻。
仍贯旧题应不改,治丝新政自无棼。
云霄悬榻缘高士,岛屿开帘近使君。
谁信喧嚣官舍里,烟霞与客日平分。
竹楼占胜城头出,郭子为邦海内闻。
仍贯旧题应不改,治丝新政自无棼。
云霄悬榻缘高士,岛屿开帘近使君。
谁信喧嚣官舍里,烟霞与客日平分。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对友人郭君所作的回赠之作,主题围绕着竹楼的重建与郭君的才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竹楼的地理位置优越,以及郭君在地方治理上的才能。
首联“竹楼占胜城头出,郭子为邦海内闻”,描绘了竹楼的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城市之巅,郭君治理的地方声名远播,表达了对郭君政绩的高度赞扬。
颔联“仍贯旧题应不改,治丝新政自无棼”,运用了“贯”和“棼”的比喻,前者指继承传统,后者比喻混乱。这里表达了对郭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治理,使得地方秩序井然,没有混乱的肯定。
颈联“云霄悬榻缘高士,岛屿开帘近使君”,通过“云霄悬榻”和“岛屿开帘”的形象,分别象征着郭君作为高洁之士受到尊敬,以及他与地方官员的和谐关系,进一步赞美了郭君的人格魅力和治理能力。
尾联“谁信喧嚣官舍里,烟霞与客日平分”,以“喧嚣官舍”与“烟霞”对比,突出了竹楼环境的清幽雅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与郭君共度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美景与友情共享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楼和郭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地方治理的理想状态,以及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钦佩之情。
石溜寒泉山色阴,我来本不为花寻。
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
虚洞迂风桥畔过,急滩泻月水痕深。
襟期难与凡人道,好和沧浪濯足吟。
秋日吐微明,寒叶堕半碧。
娟娟竹弄影,冉冉香引脉。
窗明棐几净,水石涵虚白。
茶开睡足眼,苔上懒行屐。
屋寒无燕雀,岂独少宾客。
顾我警露鹤,伫此辽天翮。
相对虽不言,孤高比三益。
迩来世外心,渐觉眼界窄。
儿时喜功名,今念真戏剧。
平生翻羹手,欲烂谁能炙。
岂待二顷田,初无一廛宅。
第当营糟丘,努力期百尺。
颓然寄疏慵,坐看驹过隙。
韩郎食不足,苦心定谁惜。
那知落英繁,吾食岂无夕。
举手谢飞鸢,一鼠何劳嚇。
少年奇志,笑功名画虎,文章刻鹄。
永夜漫漫悲昼短,难挽苍龙衔烛。
飞藿飘零,浮云迁变,过眼邮传速。
昔人真意,眇然千载谁属。
犹喜二子当年,诸公籍甚,赏云和孤竹。
翰墨流传知几许,遗响宫商相续。
梦里京华,不须惊叹,春草年年绿。
赤霄归去,更看奔电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