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吐微明,寒叶堕半碧。
娟娟竹弄影,冉冉香引脉。
窗明棐几净,水石涵虚白。
茶开睡足眼,苔上懒行屐。
屋寒无燕雀,岂独少宾客。
顾我警露鹤,伫此辽天翮。
相对虽不言,孤高比三益。
迩来世外心,渐觉眼界窄。
儿时喜功名,今念真戏剧。
平生翻羹手,欲烂谁能炙。
岂待二顷田,初无一廛宅。
第当营糟丘,努力期百尺。
颓然寄疏慵,坐看驹过隙。
韩郎食不足,苦心定谁惜。
那知落英繁,吾食岂无夕。
举手谢飞鸢,一鼠何劳嚇。
秋日吐微明,寒叶堕半碧。
娟娟竹弄影,冉冉香引脉。
窗明棐几净,水石涵虚白。
茶开睡足眼,苔上懒行屐。
屋寒无燕雀,岂独少宾客。
顾我警露鹤,伫此辽天翮。
相对虽不言,孤高比三益。
迩来世外心,渐觉眼界窄。
儿时喜功名,今念真戏剧。
平生翻羹手,欲烂谁能炙。
岂待二顷田,初无一廛宅。
第当营糟丘,努力期百尺。
颓然寄疏慵,坐看驹过隙。
韩郎食不足,苦心定谁惜。
那知落英繁,吾食岂无夕。
举手谢飞鸢,一鼠何劳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生活态度。首先,“秋日吐微明”与“寒叶堕半碧”勾勒出秋季的清冷气氛,接着“娟娟竹弄影”、“冉冉香引脉”则展现了竹林中竹影摇曳和桂花散发的馥郁香气。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画面。
在“窗明棐几净,水石涵虚白”一句中,诗人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洁、纯净的生活状态。而“茶开睡足眼,苔上懒行屐”则表露出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悠然自得和不愿意打扰。
随后的“屋寒无燕雀,岂独少宾客”一句,透露了诗人居所的冷清以及对外界往来的淡漠。接着,“顾我警露鹤,伫此辽天翮”则表现出诗人的孤高自许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相对虽不言,孤高比三益”一句,表明了诗人在面对自然时,即便是沉默,也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长。而“迩来世外心,渐觉眼界窄”则揭示出诗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世俗的看法有所转变,感觉自己的视野变得狭隘。
在后面的几句中,“儿时喜功名,今念真戏剧。平生翻羹手,欲烂谁能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功名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生活态度的调整。而“岂待二顷田,初无一廛宅。第当营糟丘,努力期百尺”则是诗人对物质生活条件的一种自嘲和对精神追求的一种坚持。
最后,“颓然寄疏慵,坐看驹过隙。韩郎食不足,苦心定谁惜。那知落英繁,吾食岂无夕”表达了诗人面对物质匮乏时的豁达态度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而“举手谢飞鸢,一鼠何劳嚇”则是在感叹自然界的和谐与自己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中思考人生、反思过去、坚持精神追求并对待生活态度的转变,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