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放江阴棹,翻成罨画游。
峭帆冲暮雨,孤艇送春流。
竹树烟中乱,楼台水际浮。
鹤沙桥下路,帘底故句留。
欲放江阴棹,翻成罨画游。
峭帆冲暮雨,孤艇送春流。
竹树烟中乱,楼台水际浮。
鹤沙桥下路,帘底故句留。
这首清代诗人曹源郁的《宜兴道中》描绘了诗人即将启程时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韵味。首句“欲放江阴棹”表达了诗人即将乘舟出行,离开江阴的意向,而“翻成罨画游”则暗示了宜兴沿途的风景如画,令人期待。接下来,“峭帆冲暮雨”描绘了帆船在傍晚雨中疾行的画面,显示出旅程的艰辛与景色的壮丽。
“孤艇送春流”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独自一艇顺流而下的孤独感,同时春天的江水也寓意着生机与希望。后两句“竹树烟中乱,楼台水际浮”通过烟雨中的竹林和水边的楼台,展现出江南水乡的朦胧美,宛如画卷一般。
最后,诗人以“鹤沙桥下路,帘底故句留”收尾,既点明了行经之地——鹤沙桥,又借帘底留存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和诗意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宜兴道中景色的深深喜爱和对旅途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