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谷林堂》
《谷林堂》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美哉新堂成,及此秋风初。

我来适过雨,物至如娱予。

稚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

老槐苦无赖,风花欲填渠。

山鸦争呼号,溪蝉独清虚。

寄怀劳生外,得句幽梦馀。

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深山幽谷中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开篇“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两句以浓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的画面,给人以深远和宁静的感觉。随后的“美哉新堂成,及此秋风初”表达了诗人对新建成的堂屋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初秋时节的喜悦。

接下来的“我来适过雨,物至如娱予”则是诗人经过一场雨后的感受,万物似乎都因雨水而变得更加清新可人。紧接着,“稚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中“稚竹”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初秋时节的独特韵味,而“霜节已专车”则透露出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慨。

“老槐苦无赖,风花欲填渠”两句通过对老槐树和风中飘落的花瓣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无牵无挂的情怀。随后的“山鸦争呼号,溪蝉独清虚”则以鸟鸣声和蝉鸣声为背景,更增添了一份山野之中的宁静与空旷。

最后,“寄怀劳生外,得句幽梦馀”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怀寄托于自然之中,并通过写作获得一种超脱现实的安慰。全诗以“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作为结尾,表明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历史与个人记忆不加区分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林木、竹子以及秋风雨后的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聂水部报命北上订余握手溪头赋此为别

河梁挥袂惜追游,五夜双龙拆斗牛。

皂盖欲飞燕阙底,青帆仍溯越溪头。

荧煌御气瞻华衮,慷慨穷交惜敝裘。

明月梅花春事蚤,为公悬榻在南楼。

(0)

后西湖十咏·其二灵隐寺

画栱雕甍势欲翔,居然台殿到清凉。

三天竺色全窥户,九里松阴半入廊。

绝顶竿?红日近,中峰铙磬白云长。

异时禅榻惊人后,彩笔犹传婺女傍。

(0)

丁节推以滕公书过访夜遂梦游武夷

洞底遥探十六天,苍茫龙蹻踏寒烟。

瑶台雾里三山出,金阙云中万界悬。

绝顶笙箫闻上帝,隔林机杼见群仙。

桃花肯着秦人住,长侍丹经碧落前。

(0)

吴文仲明府过访有赠并柬喻水部

片语青云照玉珂,惊看结驷傍岩阿。

河南政绩吴公最,邺下风流季重多。

岸帻晴光三径满,鸣琴秋色万峰过。

同声咫尺何郎在,倘许频来醉薜萝。

(0)

送广文闵先生之槜李二首·其二

五载兰阴宦辙劳,移官华发未萧骚。

衙斋地僻占龙气,阊阖云深忆凤毛。

夹道吴民誇绛帐,分行越士泣青袍。

偏怜百里苕溪路,竟日能传若下醪。

(0)

寄欧桢伯水部

明时大隐谪仙来,紫气千门建业开。

几夜独吟鳷鹊观,何人同上凤凰台。

杨花拂雪垆头卧,桃叶乘潮渡口来。

莫问罗浮峰四百,一官原合近蓬莱。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