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栱雕甍势欲翔,居然台殿到清凉。
三天竺色全窥户,九里松阴半入廊。
绝顶竿?红日近,中峰铙磬白云长。
异时禅榻惊人后,彩笔犹传婺女傍。
画栱雕甍势欲翔,居然台殿到清凉。
三天竺色全窥户,九里松阴半入廊。
绝顶竿?红日近,中峰铙磬白云长。
异时禅榻惊人后,彩笔犹传婺女傍。
此诗描绘了灵隐寺的壮丽景象与清幽氛围。首句“画栱雕甍势欲翔”以动态之感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寺庙建筑的雄伟与华美,仿佛要凌空飞翔。接着,“居然台殿到清凉”一句,点出寺庙给人带来的宁静与凉爽之感。
“三天竺色全窥户,九里松阴半入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天竺的景色透过窗户尽收眼底,九里的松树在廊道中投下半边阴影,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增添了寺庙的神秘与深邃。
“绝顶竿?红日近,中峰铙磬白云长。”这两句则转向对寺庙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绝顶之上,红日似乎更为接近,中峰之处,铙磬之声悠扬,白云缭绕,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异时禅榻惊人后,彩笔犹传婺女傍。”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禅修场景和历史传说,赋予了寺庙更多的人文色彩和历史韵味。禅榻之后的惊人之举,以及彩笔旁婺女的传说,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添了对灵隐寺深厚文化底蕴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隐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佛教圣地的深深敬仰与赞美。
乱峰叠嶂高接天,苍树白云断复连。
岩磴盘回到深谷,茂林喷沫飞寒泉。
泉甘土肥乃佳处,自昔何人此中住。
愿也独忘名利情,巾车裋褐随烟雾。
列壑可樵溪可渔,石田种树兼著书。
陆海风波险不及,夜窗梦与巢由居。
鸿飞冥冥弋何慕,世人少有知其故。
桃源遐躅岂为仙,盘谷只今谁问路。
园林对芳菊,慊慊增别怀。
游人在远路,欢燕不得偕。
俯听蝼蛄鸣,仰视鸿雁飞。
气候忽复易,敛衽起裴徊。
寓形一世间,离合固难齐。
清尊沈绿醑,采芳欲遗谁。
叩门有远客,言从海上来。
赠以瑶华音,谕以长相思。
相思两意然,杳杳各天涯。
嘉会良有日,崇德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