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七十四番春,谢客明年懒见人。
已是天公怜我老,苦无官长怕谁嗔。
腊随残漏声俱尽,鬓共疏梅色斗新。
招取云山来一笑,竹坡犹有此闲身。
梦中七十四番春,谢客明年懒见人。
已是天公怜我老,苦无官长怕谁嗔。
腊随残漏声俱尽,鬓共疏梅色斗新。
招取云山来一笑,竹坡犹有此闲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客有以仆托病谢客者甲戌除夜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婉拒来访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岁渐长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梦中七十四番春”以夸张的手法,将梦境中的春日循环次数夸张至七十四次,既表现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对春日的喜爱与怀念。接下来,“谢客明年懒见人”则透露出诗人因身体不适而选择避开社交活动的心境,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感。
“已是天公怜我老”一句,诗人借天公之手表达自己年事已高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命运的无奈接受。“苦无官长怕谁嗔”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腊随残漏声俱尽,鬓共疏梅色斗新”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腊月的结束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稀疏的梅花却在寒冷中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更迭,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不息的感慨。
最后,“招取云山来一笑,竹坡犹有此闲身”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他希望能在云山之间寻得片刻欢愉,享受竹林坡地带来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去年九日留丹溪,款段踏遍云山西。
归来醉卧扶不起,吻燥亟索冰壶齑。
今年南冈逢九日,谪仙两孙奇俊逸。
湘潭潭水水如螺,一叶金蕉吸秋色。
黄花不惜插满头,但惜岁月如川流。
人生富贵行乐耳,龙山戏马俱荒丘。
君家先茔气葱郁,龙骧凤翥通心出。
大江衣带环其前,对面一峰卓文笔。
我时已入无何乡,醉眼岂复论曾杨。
篮舆径挟玉山去,梦魂犹怪茱萸香。
雪消成水固非异,煮水作雪真为奇。
吾师悟此煎茶法,掬泉敲火须临时。
手抟清风弄明月,幻作一同滋味别。
试看碗面乳浮花,浊恼消除置冰铁。
君不见达磨面壁雪山中,至今直指传宗风。
又不见玉川先生洛城里,军将扣门日高起。
何似松风堂上人,不谭九转丹有神。
漱琼咽玉诗清新,盐我肥水华津津。